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漫说从来牧护,今日分明呈露。
虚空拶倒须弥,说甚向上一路。
白话文翻译:
不要再说从前的牧护之事,今天的真相已经清晰显露。
在虚空中拽倒了须弥山,究竟在向什么方向前行呢?
注释:
- 漫说:随便说,不要随意谈论。
- 牧护:指的是牧羊和保护,通常用来比喻关心和照顾。
- 分明:清晰明确。
- 呈露:显露,展示。
- 虚空:空无的空间。
- 拶倒:压倒、摧毁。
- 须弥:须弥山,佛教中认为是世界的中心,常用作比喻。
- 向上一路:向上攀登的道路。
典故解析:
“须弥山”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象征着世界的中心和宇宙的支柱。在这里,诗人通过提及须弥山,暗示追求真理和解脱的艰难与复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佛教哲理的思考与探讨,文字简练而深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其修行过程中,感受到了世俗与真理之间的矛盾,借用佛教象征表达内心的困惑与追求。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偈》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哲理,传达出对世俗与真理的反思。诗的开头“漫说从来牧护”,让人感受到一种对过往庸常生活的淡漠与不屑,仿佛在说,过去的关心与保护已不再重要,真正的答案在今日的显露中。在这里,诗人通过“今日分明呈露”强调了真理的清晰可见,使人们意识到,过去的种种都不如当下的领悟重要。
接下来的“虚空拶倒须弥”,则是诗人的一种顿悟,他在思考中将虚无的空间与宏伟的须弥山对比,展现了内心的挣扎与反思。这里不仅是对佛教世界观的深刻理解,更是对自身修行道路的质疑与探讨。最后一句“说甚向上一路”,更是引发读者对追求真理的思考,究竟我们在追寻什么,前方的路又在哪里?
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深厚的哲理,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真理与存在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漫说从来牧护:不必再谈论以往的关心与照顾。
- 今日分明呈露:今天真相已经显露无遗。
- 虚空拶倒须弥:在无边的虚空中,连须弥山都被压倒。
- 说甚向上一路:在这样的境况下,究竟我们要追寻什么样的上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须弥”作为真理的象征。
- 对比:对比了过去的牧护与如今的显露,展现了时空的变化。
- 反问:最后一句引发了思考,增强了诗的哲学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人生、真理的深刻反思,探讨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如何面对世俗的迷惑与内心的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牧护:象征着世俗的关心与保护。
- 须弥山:象征着真理的高峰与追求的方向。
- 虚空:代表着无尽的思维空间及哲学的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弥逊的《偈》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爱情的思考
B. 对人生真理的反思
C. 对历史的叹息 -
诗中“须弥”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平凡
B. 追求的目标与真理
C. 无尽的烦恼 -
“漫说从来牧护”可以理解为: A. 继续谈论过去的事
B. 不必在意过去的关心
C. 追忆往昔的美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比较李弥逊与王维的作品,李弥逊强调对内心哲理的探讨,而王维则更多表现自然与心境的结合,两者在风格上有明显的不同,前者较为抽象,后者则更具形象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李弥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