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苏伯修参政之京兆尹任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1-24 17:54: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苏伯修参政之京兆尹任三首 其二
作者: 高明 〔元代〕
上苑东风珂佩鸣,
宫莺初啭隔花声。
天清北口烟尘净,
云去西山雨雪晴。
畿甸居民瞻奉使,
衣冠国子拜先生。
汉家张赵何须数,
待看皋夔致太平。
白话文翻译:
在上苑的东风中,佩饰发出清脆的鸣声,
宫中的黄莺初次在花丛中啼叫。
北口的天空清澈,烟尘都已消散,
西山的云彩散去,雨雪也已晴朗。
京畿的百姓恭敬地迎接使者,
衣冠楚楚的国子们向先生致以敬礼。
汉朝的张、赵何必再数,
只待皋夔来带来太平盛世。
注释:
- 上苑:古代帝王的园林,象征着美好的生活环境。
- 珂佩:指古代官员所佩戴的装饰物,发出清脆的声音。
- 宫莺:指宫中的黄莺,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活力。
- 畿甸:指京城附近的地区,居民对朝廷使者的尊敬。
- 皋夔:古代名臣,象征着理想的政治状态与和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明,元代戏剧作家,因其在元杂剧领域的成就而闻名。其作品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常以描写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故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高明送别苏伯修赴京任职之际,体现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政治安定与太平盛世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春景开篇,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诗中以“上苑东风珂佩鸣”引出,展现出春天的气息,衬托出即将到来的新的政治局面。紧接着,黄莺的啼叫与花声相隔,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暗示着人们对新生活的期待。
接下来的“天清北口烟尘净,云去西山雨雪晴”则突出了自然环境的净化,象征着政治局势的清明与安定。而“畿甸居民瞻奉使,衣冠国子拜先生”则展示了百姓对新任官员的尊敬与期待,表现了社会对明君的仰慕。最后两句“汉家张赵何须数,待看皋夔致太平”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期盼,寓意着希望通过新的政治体制实现国家的繁荣。
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景象中融入了深刻的政治寓意,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苑东风珂佩鸣:描绘春日东风中,官员的佩饰清脆鸣响,象征着新官上任的喜悦。
- 宫莺初啭隔花声:黄莺在花丛中首次啼鸣,象征春天与新的开始。
- 天清北口烟尘净:清晨的天空无云,烟尘都已消散,暗示着清明的政局。
- 云去西山雨雪晴:西山的雨雪已停,阳光明媚,象征着政治风波的过去。
- 畿甸居民瞻奉使:京畿的百姓恭敬地迎接使者,表现出对新任官员的期待。
- 衣冠国子拜先生:衣冠楚楚的国子们向先生致敬,表现了对知识与道德的尊重。
- 汉家张赵何须数:汉朝的张、赵家族的功绩不必再提,期待新的政治家能带来太平。
- 待看皋夔致太平:期待皋夔这样的贤臣能够带来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生机比作政治的清明与繁荣。
- 拟人:以鸟鸣声和自然景象表达对人事的感受。
- 对仗:如“天清北口烟尘净,云去西山雨雪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新任官员的祝福与期待,寄托了人们对社会安定、太平盛世的渴望,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着春天与希望。
- 莺:代表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 烟尘:象征政治的混乱与动荡。
- 云:变化多端,象征着不确定的未来。
- 衣冠国子:象征着读书人和社会精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上苑”指的是哪里? A. 皇宫
B. 官员的住所
C. 王园 -
诗中提到的“皋夔”象征着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贫困 -
诗中“天清北口烟尘净”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环境的恶劣
B. 政治的清明
C. 社会的混乱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望,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杜甫的《春望》则通过战乱后的景象,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元曲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