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屠彦德并简倪元镇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4 17:54:14

水驿灯明渐掩扉,雨中何处暮山微。

萧萧落木征帆过,漠漠长河一雁归。

岁晚仲宣犹在旅,年来伯玉自知非。

久𢬵华发添青镜,未许淄尘上素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驿灯明渐掩扉,
雨中何处暮山微。
萧萧落木征帆过,
漠漠长河一雁归。
岁晚仲宣犹在旅,
年来伯玉自知非。
久华发添青镜,
未许淄尘上素衣。

白话文翻译

水边驿站的灯光渐渐熄灭,
雨中不知何处是那微弱的暮山。
萧萧落木伴着征帆经过,
漫漫长河上,一只大雁归来。
年末时节,仲宣(指王维)依然在旅途,
而年来伯玉(指李白)自知已非往昔。
久别的华发在青镜前愈加明显,
不愿让淄水的尘埃沾染我的白衣。

注释

  • 水驿:指水边的驿站,是古代旅客休息的地方。
  • 仲宣:王维的字,诗中提到他在旅途中,寓意对友人的思念。
  • 伯玉:李白的字,意指对李白的怀念,表达对过往的追忆。
  • 久华:指久别后的白发,表现衰老的感慨。
  • 淄尘:淄水的尘埃,象征世俗的纷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明(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擅长诗词,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影响,创作风格多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高明的旅途中,正值年末,诗人感受到旅途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心中涌起了对往昔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与对友人的思念。开篇描绘水边驿站的灯光渐渐熄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接着,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雨中微弱的暮山,令人感受到隐隐的孤寂。接下来“萧萧落木征帆过,漠漠长河一雁归”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孤帆与归雁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在后半部分,“岁晚仲宣犹在旅,年来伯玉自知非”将王维与李白的身影引入,既是对友人的怀念,也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最后两句则通过久别的华发和不愿沾染尘埃的白衣,表现了诗人对纯洁与清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拒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驿灯明渐掩扉:水边的驿站灯光渐暗,仿佛在预示着旅途的结束和孤独的来临。
  2. 雨中何处暮山微:在雨中,仿佛看不清暮山的轮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迷惘。
  3. 萧萧落木征帆过:落叶萧萧,伴随着孤舟经过,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旅途感受。
  4. 漠漠长河一雁归:长河浩渺,孤雁归来,显得格外冷清,暗示思乡之情。
  5. 岁晚仲宣犹在旅:在年末时节,王维仍在漂泊,感叹人生的无常。
  6. 年来伯玉自知非:李白已不再是昔日的豪情,感慨岁月的流逝与变化。
  7. 久华发添青镜:白发愈加明显,映衬出岁月带来的改变。
  8. 未许淄尘上素衣:不愿让世俗的尘埃沾染自己的品格,表现出高洁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久华发”比作岁月的无情,展示了时光流逝的主题。
  • 对仗:通过“征帆过”和“一雁归”的对比,强化了孤独感。
  • 拟人:灯光渐暗、落木萧萧,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纯真生活的向往。诗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驿:象征旅途与归属感。
  • 灯明:代表希望与温暖。
  • 落木:暗示孤独与流逝。
  • 长河:象征时间与生命的无尽。
  • 大雁:象征归属与思乡情怀。
  • 青镜:象征自我反省与人生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仲宣”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王维
    • C. 高明
  2. “漠漠长河一雁归”这句话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归属感
    • B. 孤独感
    • C. 快乐感
  3. 诗中“久华发”是指什么?

    • A. 年轻
    • B. 衰老
    • C. 勇敢

答案

  1. B. 王维
  2. B. 孤独感
  3. B. 衰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比较高明的《寄屠彦德并简倪元镇》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但高明的作品更侧重于表现旅途的孤独感,而王维则更多展现了宁静的山居生活。

参考资料

  • 《元曲选》
  • 《中国古代诗词精华》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