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

时间: 2025-01-11 02:38:44

未了君亲事,宁辞行役劳。

一身多异域,孤枕捍江涛。

肃肃闻哀雁,悠悠付浊醪。

无心取相乐,相泣慕荆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未了君亲事,宁辞行役劳。
一身多异域,孤枕捍江涛。
肃肃闻哀雁,悠悠付浊醪。
无心取相乐,相泣慕荆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未了亲事而不愿辞去行役的辛劳。他身处异地,孤独地守护着江涛的宁静。听到哀雁的哀鸣,心情也随之沉重,仿佛把自己的哀愁都化入混浊的酒中。诗人无心去寻求快乐,只能和友人一起默默地流泪,怀念着荆高的往昔。

注释:

  • 君亲事:指的是与亲人有关的事情。
  • 宁辞行役劳:宁愿不辞去艰苦的差役。
  • 异域:指远方的地方,形容诗人身处他乡。
  • 孤枕:孤单的枕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
  • 捍江涛:捍卫江涛,意指守护江边的宁静。
  • 肃肃:形容哀伤或肃穆的样子。
  • 哀雁:指悲鸣的雁,象征着离别和哀愁。
  • 悠悠:形容长久而缓慢的状态。
  • 浊醪:混浊的酒,象征悲伤和痛苦。
  • 相泣:彼此流泪,形容共鸣的情感。
  • 慕荆高:怀念荆高,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曾寿,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字子华,号青丘,浙江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感情真挚著称,常以个人情感为主题,表达对亲人、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身处异地、面临离别之际。诗人因未完成的亲人之事而感到心情沉重,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的苦涩感受。

诗歌鉴赏:

《舟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描绘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开头两句“未了君亲事,宁辞行役劳”,直接表露了诗人因未了的亲人事务而不愿辞去辛苦工作的心情,体现了对家庭责任的坚守。接着,诗人用“一身多异域,孤枕捍江涛”描绘了自己身处异乡的孤独,仿佛江涛的守护者,但内心却是无比寂寞。听到哀雁的声音,心中泛起了愁绪,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的后两句“无心取相乐,相泣慕荆高”,更是深化了情感的层次。诗人无心寻求快乐,反而与友人一起流泪,共同怀念往昔的美好,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使读者感受到那份深沉的孤独与无助,同时也引发对人际关系和亲情的深思。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使得《舟中》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孤独的诗,更是对人类情感脆弱性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未了君亲事:表达了诗人对亲人事务尚未了结的忧虑。
  2. 宁辞行役劳:显示了诗人宁愿承受劳苦,也要完成责任的决心。
  3. 一身多异域:形容诗人身处异乡,感到孤独和无助。
  4. 孤枕捍江涛:孤独地守护着江边的宁静,象征着诗人的孤寂与责任感。
  5. 肃肃闻哀雁:听到悲鸣的雁声,心中产生哀愁。
  6. 悠悠付浊醪:将悲伤倾注在混浊的酒中,象征着失落与无奈。
  7. 无心取相乐:心中无意追求快乐,只剩下悲伤。
  8. 相泣慕荆高:与友人一同流泪,怀念往昔的美好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枕捍江涛”,用孤独的枕头比喻内心的孤独。
  • 拟人:如“哀雁”,给予了雁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无心取相乐,相泣慕荆高”,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孤独、离别与思念展开,传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厚感情和对故乡的怀念,反映了人在外漂泊时的无奈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涛: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哀雁:象征着离别与思念,寓意深厚。
  • 浊醪:代表着人生的苦涩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陈曾寿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明代
    c) 清代

  2. “孤枕捍江涛”中的“孤枕”意指什么? a) 寂寞
    b) 酒
    c) 朋友

  3. 诗中“无心取相乐”反映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快乐
    b) 忧伤
    c) 希望

答案:

  1. c) 清代
  2. a) 寂寞
  3. b) 忧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对比,陈曾寿的《舟中》更显细腻,展示了个人情感的深邃,而李白则通过豪放的气势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两者虽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乡的眷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曾寿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