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8 15:00:48

穜稑献新种,祎褕浣旧衣。

玉钩随步辇,行看采桑归。

意思解释

春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一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原文展示:

穜稑献新种,祎褕浣旧衣。
玉钩随步辇,行看采桑归。

白话文翻译:

献上新种的稻谷,洗净旧衣服。
手中的玉钩随车而行,走着走着就看见采桑归来的人。

注释:

  • 穜稑: 新种的稻谷。
  • 祎褕: 洗净的旧衣服。
  • 玉钩: 比喻珍贵的钩子,可能指代某种象征性物品。
  • 步辇: 步行的车子,指代行走的方式。
  • 采桑: 采摘桑叶,通常与蚕的养殖有关。

典故解析:

此诗涉及的典故不多,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体现出农耕与生活的联系,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俗和习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以《资治通鉴》著称。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生活场景,具有明显的生活气息和现实关怀。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代,正值农业社会,春季是农忙时节,诗人通过对新种稻谷的献上与旧衣的洗涤,表现了农民的辛勤与对生活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农民的勤劳。诗的开头通过“穜稑献新种”引入了春耕的主题,表达了人们对新生命的期待。接着“祎褕浣旧衣”则暗示着对过去的告别,迎接新生活的到来。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玉钩随步辇”一句,诗人用“玉钩”来象征珍贵的事物,这里可能隐喻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行看采桑归”则描绘了春日里,农民在田间忙碌的场景,充满了生动的生活气息。诗中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使得整个画面既有生机又不失温情,展现了春天的希望与活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穜稑献新种: 通过献上新种的稻谷,表现出春耕的到来和人们的劳作。
  2. 祎褕浣旧衣: 洗净旧衣,象征对过去的洗礼,代表新的开始。
  3. 玉钩随步辇: 玉钩的存在象征着珍贵的追求,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4. 行看采桑归: 通过观察农民的归来,表现出春天的繁忙和丰收的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象征: 玉钩作为象征,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描绘: 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使得诗句充满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农忙生活,表达了对新生命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穜稑: 象征着丰收的希望与勤劳的象征。
  • 旧衣: 代表过去,暗示对新生活的向往。
  • 玉钩: 象征美好与珍贵的事物。
  • 采桑: 代表着农民的生活与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穜稑”指什么?
    A. 新种的稻谷
    B. 旧衣服
    C. 采桑
    D. 玉钩

  2. “祎褕”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过去
    B. 新生活
    C. 田间劳作
    D. 春天

  3. 诗中提到的“玉钩”最可能象征着什么?
    A. 劳作工具
    B. 珍贵的事物
    C. 旧衣服
    D. 田间的风景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春晓》与司马光的《春贴子词》都表现了春季的生机与自然的美,前者更加强调自然景观,后者则关注人们的生活与劳作,二者结合展现了春天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词研究》
  • 《司马光传记与文学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