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联峰山魏武观海处》

时间: 2025-04-27 13:05:26

过眼馀谁子,数当年,中原人物,备和操耳。

后世视今今视昔,不过兴亡二字。

枉叹息,繁华而已。

脚下群山山下海,算一身都在沧桑里。

杯覆了,一泓水。

凭高千古伤心地,也非关、星河灿烂,洪波涌起。

我已多情谁似我,不惜千金买醉。

已惯得、歌前挥泪。

未了尘缘今又去,对小乔话别心如碎。

风乱吼,海涛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 联峰山魏武观海处
过眼馀谁子,数当年,中原人物,备和操耳。
后世视今今视昔,不过兴亡二字。枉叹息,繁华而已。
脚下群山山下海,算一身都在沧桑里。
杯覆了,一泓水。凭高千古伤心地,
也非关星河灿烂,洪波涌起。
我已多情谁似我,不惜千金买醉。
已惯得歌前挥泪。未了尘缘今又去,
对小乔话别心如碎。风乱吼,海涛沸。

白话文翻译:

回首往事,谁能记得?数一数当年的中原英雄,全都在和操的传说中。
后人看今天,今天又看往昔,不过是兴亡两字。徒然叹息,繁华不过是暂时的。
脚下的群山和海洋,犹如人生在沧桑中沉浮。
酒杯倒了,洒出一泓清水。在这千古伤心之地,
与星河灿烂、波涛汹涌无关。
我已如此多情,谁能比我?不惜千金只为醉倒。
已经习惯在歌声中流泪。未了的尘缘又将离去,
对小乔的告别,心如刀绞。狂风呼啸,海涛翻滚。

注释:

  • 金缕曲:古代词牌名,此处指诗的体裁。
  • 中原:指中国的中心地区,历史上多英豪辈出。
  • 兴亡:指事物的兴起和衰亡。
  • 沧桑:指世事变化、人生历程的艰辛。
  • 小乔:指历史人物小乔,王允之妻,常被描绘为美丽聪慧的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新河,现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见长,作品常渗透哲理与人生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中,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诗歌鉴赏:

《金缕曲 联峰山魏武观海处》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惋惜与对当下生活的思考。开头用“过眼馀谁子”引出对历史的追问,接着提到“中原人物”,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人物的辉煌。诗中反复提及“兴亡”,点明了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轮回,激发读者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通过对“小乔”的告别,表达了对爱与失去的无奈与伤感。诗人以“心如碎”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的痛楚,令读者感同身受。此外,诗中运用“脚下群山山下海”这样富有画面感的意象,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历史瞬间。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音韵的美感和节奏感,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深刻,令人回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过眼馀谁子,数当年:感叹曾经的辉煌已成往事,询问往昔人物。
  • 中原人物,备和操耳:提到中原的英雄,暗指曹操等人,强调历史的传奇。
  • 后世视今今视昔,不过兴亡二字:后人对现在的看法与我们对过去的看法,其实都只在兴亡之间徘徊。
  • 枉叹息,繁华而已:感叹繁华不过是短暂的虚无。
  • 脚下群山山下海,算一身都在沧桑里:身处自然之中,感受到人生的沧桑。
  • 杯覆了,一泓水:酒杯倒下,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不再。
  • 凭高千古伤心地,也非关星河灿烂,洪波涌起:即使历史再辉煌也无法改变心中的伤感。
  • 我已多情谁似我,不惜千金买醉:表现了自己的多情与对醉酒的向往。
  • 已惯得歌前挥泪:习惯在歌声中流泪,流露出对情感的执着。
  • 未了尘缘今又去,对小乔话别心如碎:对小乔的告别让人心痛。
  • 风乱吼,海涛沸:自然的狂暴与内心的情感形成强烈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人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
  • 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排比:使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历史与个人情感的双重回顾,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无奈与对失去爱情的痛苦,同时也反映出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轮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群山:象征历史的厚重和人生的艰难。
  • :象征情感的波澜与不安。
  • 小乔:象征爱情的美好与失去的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中原人物”指的是哪些历史人物?
    A. 刘备
    B. 曹操
    C. 孙权
    D. 以上都对

  2. 诗中“未了尘缘今又去”中的“尘缘”指的是什么?
    A. 亲情
    B. 爱情
    C. 友情
    D. 以上皆是

  3.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对仗
    C. 夸张
    D. 比喻

答案

  1. D
  2. B
  3. B,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金缕曲》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登高》侧重于自然的描写,而《金缕曲》则更多地融入了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欣赏》
  • 《现代诗人作品选集》
  • 《历史与文学的交融》

相关诗句

过眼馀谁子,数当年,中原人物,备和操耳。下一句是什么

后世视今今视昔,不过兴亡二字。上一句是什么

后世视今今视昔,不过兴亡二字。下一句是什么

枉叹息,繁华而已。上一句是什么

枉叹息,繁华而已。下一句是什么

脚下群山山下海,算一身都在沧桑里。上一句是什么

脚下群山山下海,算一身都在沧桑里。下一句是什么

杯覆了,一泓水。上一句是什么

杯覆了,一泓水。下一句是什么

凭高千古伤心地,也非关、星河灿烂,洪波涌起。上一句是什么

凭高千古伤心地,也非关、星河灿烂,洪波涌起。下一句是什么

我已多情谁似我,不惜千金买醉。上一句是什么

我已多情谁似我,不惜千金买醉。下一句是什么

已惯得、歌前挥泪。上一句是什么

已惯得、歌前挥泪。下一句是什么

未了尘缘今又去,对小乔话别心如碎。上一句是什么

未了尘缘今又去,对小乔话别心如碎。下一句是什么

风乱吼,海涛沸。上一句是什么

过眼馀谁子,下一句是什么

数当年,上一句是什么

数当年,下一句是什么

中原人物,上一句是什么

中原人物,下一句是什么

备和操耳。上一句是什么

备和操耳。下一句是什么

后世视今今视昔,上一句是什么

后世视今今视昔,下一句是什么

不过兴亡二字。上一句是什么

不过兴亡二字。下一句是什么

枉叹息,上一句是什么

枉叹息,下一句是什么

繁华而已。上一句是什么

繁华而已。下一句是什么

脚下群山山下海,上一句是什么

脚下群山山下海,下一句是什么

算一身都在沧桑里。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