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雨 落叶》
时间: 2025-02-04 16:19: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潇潇雨 落叶
作者:许南英
馀生如此树,值深秋,萧瑟落江潭。
似杜陵老去,支离南北飘泊东南。
前度婆娑生意,对此复何堪?
远眺秋江净,露出精蓝。
招呼儿童净扫,与樵青竹里,烹茗清谈。
问归根何处?此理正遐覃。
是天时,冬藏秋敛。
向招提,问讯老瞿昙。
齐解脱,与坠车醉者理相参!
白话文翻译
我的余生就像这棵树,在深秋时节,任凭萧瑟的雨水打落江潭的落叶。
就像杜陵那位老者,孤独地漂泊在南北之间,四处游荡。
曾经的繁华生意,如今对比这萧瑟的景象,真是让人难以承受。
远远望去,秋江清澈,露出一片蓝色的天空。
呼唤那些正在打扫的小孩,和在青竹林中砍柴的人,一起泡茶聊天。
问我归根何处?这一道理实在深远悠长。
这是时节的变化,冬天收敛秋天的气息。
向招提寺中,询问老瞿昙。
大家都解脱了,与那些醉倒在车上的人一起探讨人生的道理。
注释
- 萧瑟:形容秋天的景象,冷清、凄凉。
- 杜陵:指杜甫,寓意漂泊与孤独。
- 婆娑:舞动的样子,形容生意的繁荣。
- 招提:寺庙的名词,常用于指代佛教的道场。
- 瞿昙:释迦牟尼的本名,象征智慧与解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许南英,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的敏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深秋,正值人生的沉思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许南英的《潇潇雨 落叶》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以自然景象为引,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整首诗通过深秋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前半部分描绘了秋天的树木和落叶,带有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诗人似乎在感叹自己与自然之间的无常关系。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生命意义的探讨,通过与儿童和樵夫的互动,表现出一种归属感和生活的乐趣。诗中的“问归根何处”更是引发读者对自我和人生价值的思考。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交融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馀生如此树:余生如树,暗示生命的脆弱与孤独。
- 值深秋,萧瑟落江潭:描绘深秋的景象,传达出一丝凄凉。
- 似杜陵老去:借杜甫的身世来反映自己的漂泊。
- 前度婆娑生意:对比过去繁荣的生意,感叹时光流逝。
- 远眺秋江净:远眺清澈的江水,象征内心的宁静。
- 招呼儿童净扫:呼唤孩子们的纯真,表现生活的温暖。
- 问归根何处?:思考归属问题,体现人生哲理。
- 向招提,问讯老瞿昙:寻求智慧与解脱,联系佛教思想。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余生比作树,增加了生命的象征意义。
- 对仗:如“支离南北”和“飘泊东南”,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拟人:让自然景象如“秋江”有了情感,增强了画面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自然景象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现了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秋天:象征生命的衰退与思考。
- 江潭:象征心灵的宁静与深邃。
- 儿童:代表纯真与希望。
- 樵夫:象征劳动与生活的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杜陵”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D. 王维
-
诗中“问归根何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家乡的思念
- B. 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 C. 对友人的怀念
-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 B. 杜甫
- B. 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许南英的《潇潇雨 落叶》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多地表现出洒脱与豪放,而许南英则流露出更多的内省与柔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集》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