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传火付前薪》

时间: 2025-01-27 04:37:43

传火付前薪,花联叶缀。

咽下顽涎弄神鬼。

戏台子上,抹土搽灰相继。

是非名利里、虚生死。

谷董谩他,葛藤自系。

试看棚头五田子。

声销线断,伎俩都无如此。

谩峥嵘不省、谁驱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传火付前薪,花联叶缀。
咽下顽涎弄神鬼。
戏台子上,抹土搽灰相继。
是非名利里虚生死。
谷董谩他,葛藤自系。
试看棚头五田子。
声销线断,伎俩都无如此。
谩峥嵘不省谁驱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继承和传承的思考,火焰在前人手中延续,犹如花朵与叶子相互装饰。世间的名利纷争,像是咽下的顽固口水,令人神魂颠倒。在戏台上,化妆与表演交替进行,真假难辨。是非与名利之间,生死皆如浮云。谷董(即谷物的代表)嘲笑他人,葛藤(即人生的纠缠)自己也难以解脱。看看棚头的五田子(意指田地的丰收),声音如同断线,演技已无所施展。虚无缥缈的荣华富贵,究竟是谁在操控?

注释

  • 传火:比喻传承火焰,象征文化或精神的延续。
  • 顽涎:顽固的口水,指沉迷于某种事物而难以自拔。
  • 戏台子:表演的舞台,象征着虚幻的表演与现实的错位。
  • 谷董:谷物的管理者,象征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批判。
  • 五田子:指田地的丰收,象征生活的成果与希望。
  • 伎俩:花招、手段,这里指虚假的表演和伪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姬翼,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浮华与虚伪。诗风独特,常用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相结合。

创作背景

在元代的社会背景下,名利纷争盛行,许多文人面临着价值观的困惑与迷茫。此诗正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思,表达了对虚荣与真实之间的怀疑与思考。

诗歌鉴赏

《感皇恩·传火付前薪》是一首深刻反映人性与社会现象的诗作。诗中通过传火的意象,象征着文化与情感的传承,表面上看似平静的生活实则充满了名利的争夺。诗人用“戏台子”来形容人生的虚幻与无常,揭示了在名利的游戏中,真实与虚幻难以分辨。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角色,然而这些角色的背后,却是无尽的空虚与无奈。

诗中的“谷董谩他,葛藤自系”,用谷物的管理者与葛藤的纠缠比喻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既有对他人的嘲讽,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最后,通过“声销线断”来表达一种无力感,暗示在名利的游戏中,所有的伎俩终究无法持久。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常与虚无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与深刻反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传火付前薪:比喻将文化或精神的火焰传递下去,前人留下的薪火相传。
  2. 花联叶缀:美丽的花朵与叶子相辅相成,象征着表面的光鲜亮丽。
  3. 咽下顽涎弄神鬼:沉迷于名利,令人神志恍惚,无法自拔。
  4. 戏台子上,抹土搽灰相继:在虚假的表演舞台上,化妆与表演不断交替。
  5. 是非名利里虚生死:在名利的争斗中,生死显得虚幻而无意义。
  6. 谷董谩他,葛藤自系:对他人嘲讽的同时,自己也被生活的困扰所缠绕。
  7. 试看棚头五田子:展现生活的成果与希望,象征着丰收的理想。
  8. 声销线断,伎俩都无如此:一切的手段和伎俩在现实面前显得无能为力。
  9. 谩峥嵘不省谁驱使:无所作为,反却不知自己被谁所左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传火付前薪”,用火象征文化传承。
  • 对仗:如“花联叶缀”,形成音韵的和谐。
  •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类的情感与行为。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名利与真实之间的深刻探讨,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名利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与无奈。诗人在批判社会浮华的同时,呼唤人们对真实自我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文化、精神的传承。
  • 花叶:象征表面的美丽与虚幻。
  • 戏台:象征人生的舞台与表演。
  • 谷董:代表对生活的观察与反思。
  • 五田子:象征希望与丰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传火”象征什么?

    • A. 文化传承
    • B. 物质财富
    • C. 自然现象
  2. “是非名利里虚生死”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什么态度?

    • A. 赞美
    • B. 无所谓
    • C. 反思与批判
  3. 诗中提到的“戏台子”主要指什么?

    • A. 真实的生活
    • B. 人生的虚幻表演
    • C. 自然的景象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1. 《登高》(杜甫)

    • 同样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社会的困境,表现出深沉的悲观情绪。
  2. 《将进酒》(李白)

    • 强调了享受生活、及时行乐的态度,表现出对名利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诗经与汉诗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