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 张子京以春台子瞻椅见许,以词催之》
时间: 2025-04-23 05:40: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公子说春台,其光如水。
相对偏宜子瞻椅。
老父危坐,不觉耳闻心喜。
慨然都见许,情何已。
禅榻鬓丝,绳床乌几。
前辈风流要吾比。
绣江风月,鸥鹭已应知矣。
几时分付到,中庵里。
白话文翻译
公子谈论春台,它的光辉如同水面。
正好与子瞻椅相对。
老父亲坐在高椅上,耳边不觉听到,心中喜悦。
感叹众人都看到了,情感难以自已。
禅榻鬓发已斑白,绳床上铺着乌黑的几案。
前辈的风流倜傥让我想要与之相比。
绣江的风月,鸥鹭早已知晓。
不知道何时能将它们诉说到那中庵里。
注释
- 春台:指春天的台子,象征着春天的美好时光。
- 子瞻椅:指苏轼(字子瞻)的椅子,寓意高雅和文人风范。
- 危坐:形容坐得稳重,姿态端庄。
- 禅榻:佛教用的坐具,表示修身养性。
- 绣江:指江南的美丽风景。
- 鸥鹭:海鸥和白鹭,象征自由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敏中,元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冷暖,常常流露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刘敏中对春天的沉思之际,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沉醉,同时也隐含着对前辈风流的追慕。
诗歌鉴赏
《感皇恩》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作,通过描写春天的美丽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慨。诗中的“春台”象征着生命的希望和美好,而“子瞻椅”则暗示着文人气质的传承。刘敏中通过对比老父的“危坐”与年轻人的“春台”,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往昔岁月的追忆。诗中“禅榻鬓丝”描绘了老年人的智慧与淡泊,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人生的思考。尤其在“绣江风月,鸥鹭已应知矣”一句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传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自得。最后一句“几时分付到,中庵里”则是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公子说春台,其光如水:公子谈论春天的台子,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光辉如水般清澈。
- 相对偏宜子瞻椅:与苏轼的椅子相对,暗示着文化的传承。
- 老父危坐,不觉耳闻心喜:老父静坐,耳边传来的话语让他不禁心中欢喜。
- 慨然都见许,情何已:感慨众人皆见,情感难以自已。
- 禅榻鬓丝,绳床乌几:描绘生活的简单与细致,表达隐居的宁静。
- 前辈风流要吾比:对前辈风流的仰慕与追求。
- 绣江风月,鸥鹭已应知矣:自然的美丽,早已为鸥鹭所知。
- 几时分付到,中庵里:期待未来的理想生活能早日实现。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光如水”形象地比喻春天的光辉。
- 对仗:如“禅榻鬓丝,绳床乌几”,工整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物象化,赋予其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春天美好事物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前辈的敬仰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台:象征春天和新生。
- 子瞻椅:代表文人风范和文化传承。
- 鸥鹭:象征自由与自然之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公子说春台”的意思是: A. 公子坐在春台上
B. 公子谈论春天的台子
C. 公子在春天游玩
答案:B -
“老父危坐”的含义是: A. 老父坐得稳重
B. 老父站立不安
C. 老父已经年老
答案:A -
诗中提到“绣江风月”,这代表了什么? A. 自然的美
B. 人情世故
C. 诗人的思念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春江花月夜》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杜甫的春天描写:李白的诗更注重豪放与个人情感的宣泄,而杜甫则更多关注社会现实与自然的融合。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以上是对《感皇恩》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