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传曜》
时间: 2025-04-29 03:14:57意思解释
送沈传曜
原文展示:
卞峰摩青空,东望乌氐墩。岂忘宿舂粮,终愧一款门。
邂逅此相过,倾怀得徐论。人言解牛刀,要使治剧烦。
未悟清庙器,朱弦列罍尊。我衰百虑息,但念三亩园。
王师肃西征,万马先云屯。何力偿赐履,缅惭羡归轩。
寄声舴艋舟,想见浮雁村。清冷尚可钓,无使霅水浑。
白话文翻译:
卞峰高耸入云,向东望去是乌氐墩。怎么能忘记昨夜的舂粮,最终感到愧疚于一扇门。
偶然相逢,倾心畅谈。人们说解牛的刀,需要处理复杂的事务。
我未曾领悟清庙的器物,朱弦和酒樽在这里排成一列。我衰老了,百般杂念已息,只想念那三亩小园。
王师正在西征,万马早已在云间集结。何能偿还那赐予我的鞋子,内心羞愧羡慕于归来的车轩。
寄声于小舟,想见那浮雁的村落。清冷的水面尚可钓鱼,不让霅水浑浊。
注释:
- 卞峰:指的是一座山峰。
- 乌氐墩:地名,可能指某个山丘。
- 舂粮:磨米、磨粮的意思。
- 一款门:一扇门,形容门的简单与寒酸。
- 邂逅:偶然相遇。
- 解牛刀:比喻用来处理复杂事务的工具。
- 清庙器:指清净庙宇中的器物。
- 朱弦:古代乐器的弦,象征文人雅趣。
- 三亩园:指自家的小园,象征简单的田园生活。
- 王师肃西征:指国家的军队出征西方。
- 寄声舴艋舟:在小船上传递声响,意指对朋友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叶梦得,字君复,号惭愧,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及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叶梦得的友人沈传曜即将出征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结合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开篇描绘了卞峰的高耸与东望的乌氐墩,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诗人正站在山巅,向远方眺望。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愧疚,尤其是对甘美粮食的思念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通过“人言解牛刀”的比喻,诗人反映了自己在复杂世事中的无奈与困扰。而“未悟清庙器”则暗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尚未领悟。最后,诗人以“寄声舴艋舟,想见浮雁村”结束,展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形成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卞峰摩青空:描绘山峰的高耸,象征着壮丽与雄伟。
- 东望乌氐墩:目光投向远方,带有探索与思念的情感。
- 岂忘宿舂粮: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反映了诗人的质朴情感。
- 终愧一款门:表达了对身世的自卑与反思。
- 邂逅此相过:偶然相遇,增添了生活的趣味。
- 倾怀得徐论:与友人畅谈,显出了诗人的情感交流。
- 人言解牛刀:隐喻生活中的复杂与琐碎。
- 未悟清庙器:对人生的思考,显示了哲学的探索。
- 朱弦列罍尊:象征文人雅趣与追求。
- 我衰百虑息: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 三亩园:渴望简单、宁静的生活。
- 王师肃西征:提到国家的壮志,反映了历史背景。
- 何力偿赐履:表达了对友人的感谢与愧疚。
- 寄声舴艋舟:寄托思念与期盼。
- 想见浮雁村:象征对归属感的向往。
- 清冷尚可钓:淡淡的生活情趣,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解牛刀”来比喻处理复杂事务的工具。
- 对仗:如“朱弦列罍尊”对“未悟清庙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多重意象的叠加,增强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友人即将出征而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流露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复杂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山峰与水:象征高远与宁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渴望。
- 舂粮:代表着对生活的怀念与对乡土的眷恋。
- 战争与归隐:对国家的关心与个人理想的矛盾体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卞峰摩青空”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山峰的高耸
B. 河流的奔流
C. 田园的宁静 -
诗人对“舂粮”的感情是什么?
A. 愧疚与怀念
B. 喜悦与满足
C. 忧伤与无奈 -
“寄声舴艋舟”中的“舴艋”指的是什么?
A. 船只
B. 房屋
C. 田园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 叶梦得与李白的送别诗,虽然都表达了惜别之情,但叶梦得更侧重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李白则往往表达豪情壮志与对自由的追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研究叶梦得的相关文献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