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1 02:24: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城头晚漏鸣丁丁,窗间月落却未明。
衡阳归雁过欲尽,汝阳荒鸡初一鸣。
悠悠断梦子不记,草草微吟还独生。
成人得意须几许,一睡稍足无与情。
白话文翻译:
在城头,晚钟敲响,声声丁丁;窗间的月亮落下,却依旧没有完全明亮。
衡阳的归雁飞过,仿佛快要离去;汝阳的荒鸡开始初鸣。
悠悠的断梦,我已不记得;草草的微吟,我仍然孤独地活着。
成年人的得意究竟有多少?一觉稍微满足,便无法再与情感相连。
注释:
字词注释:
- 晚漏:指晚上的时辰,漏是指漏壶、漏水计时,象征时间的流逝。
- 丁丁:钟声的声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衡阳:地名,指湖南省的衡阳市,著名的“衡阳雁”。
- 汝阳: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常用于描写乡村的清晨。
- 悠悠:形容悠长、漫长的样子。
- 断梦:指梦境的中断,象征着对往事的追忆。
- 草草:形容做事草率、急促。
- 得意:指得意洋洋,成就感强烈。
- 情:指情感、感情。
典故解析:
- 衡阳归雁:归雁常被用作思乡之情的象征,表达了离别和归来的复杂情感。
- 汝阳荒鸡:代表着乡村的清晨,象征着生活的简单和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0年-1130年),字与之,号澹庵,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文章,曾任职于朝廷,经历了南北朝的动荡,对人生与社会有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北宋时期,正值政治动荡、社会变迁之际,作者在城头聆听晚钟,思绪万千,感慨人生的得失与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晚钟声、月光、归雁、荒鸡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用“城头晚漏鸣丁丁”引入,清晰地传达出时间的流逝感和夜晚的宁静。随着月落、雁归,作者的思绪由外而内,逐渐转向自我内心的孤独与断梦,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悠悠断梦子不记,草草微吟还独生。”这两句反映了对往事的追忆,似乎在质问自己对过往的记忆是否已经淡化。生活的琐碎和无奈,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使在成就面前,内心的孤独依然存在。
最后两句“成人得意须几许,一睡稍足无与情”更是深化了主题,表现出对成年后追求成就的反思,成就感虽强,却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整首诗在深邃的意象中,流露出一种人生的无常与自我反省,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城头晚漏鸣丁丁:晚钟响起,标志着夜晚的来临,时间在流逝。
- 窗间月落却未明:窗外的月亮已经落下,但天色依旧昏暗,象征着未解的心事。
- 衡阳归雁过欲尽:归雁飞过,表现出即将离去的惆怅。
- 汝阳荒鸡初一鸣:清晨的鸡鸣,象征着新的开始与生活的简单。
- 悠悠断梦子不记:对往事的追忆已模糊,梦境的断裂让人感到空虚。
- 草草微吟还独生:即使偶尔吟唱,也只能感到孤独。
- 成人得意须几许:对成就的质疑,反映成年生活的沉重。
- 一睡稍足无与情:一觉醒来,内心依然无法与情感相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晚钟、归雁、荒鸡比作时光流逝与人生的喧嚣。
- 拟人:将梦境与情感赋予生命,反映内心的挣扎。
- 对仗:句子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面对成就,人们常常感到内心的空虚。通过时光、自然的变化,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晚漏:象征时间的流逝。
- 月落:象征失去与无常。
- 归雁:象征思乡与离别。
- 荒鸡:象征生活的简单与宁静。
- 梦子:象征对过往的追忆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晚漏”指的是什么?
A. 早晨的第一缕阳光
B. 晚上的时光流逝
C. 夕阳西下
D. 夜晚的钟声 -
“悠悠断梦子不记”中的“梦子”有什么含义?
A. 对未来的计划
B. 过去的记忆
C. 现实的生活
D. 对爱情的追求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的思考与孤独感
C. 对社会的批判
D. 对历史的追溯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与叶梦得的《诗二首 其二》相对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时光与人生的思考,但其情感更为悲壮,反映了国家动荡对个人的影响。叶梦得则更多地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哲思,诗风相对柔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