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五首 其五》
时间: 2025-01-27 03:56: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五首 其五
作者: 奕绘 〔清代〕
絮影生涯,香囊结习,低丛惯是追飞。
一汀春草,烟雨酿芬菲。
是处芳心动也,风流阵金碧霏微。
湘帘外,蕊珠花片,飘荡总相依。
写生谁得似,滕王旧稿,越女新衣。
最堪怜双双翅粉都稀。
叶底斜阳穿碎,细评量燕瘦环肥。
多情甚,纤腰清减,妒煞楚宫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飘扬的柳絮影下,生活的轻松与愉快,香囊的气味随着习惯而来,低矮的花丛中,常常追逐飞舞的蝴蝶。一片春草生长在水边,烟雨中酝酿着芬芳的气息。每处芳心都在悸动,微风中金碧交辉,景色迷人。湘帘外,花瓣如珠,随风飘荡,相依相偎。写生的技艺谁能比拟?滕王阁的旧作,越女的新衣。最可怜的还是那双双的翅膀,粉色的花瓣渐渐稀少。阳光透过树叶斜照,细细品味燕子瘦弱的身影与丰满的身姿。情意绵绵,纤细的腰肢愈发轻盈,让人妒忌楚宫的妃子。
注释:
- 絮影: 柳絮的影子,象征春天的柔美。
- 香囊: 装有香料的袋子,常用来驱虫或提神。
- 汀: 水边的小洲。
- 芳心: 指恋爱情感。
- 湘帘: 湘水边的帘子,暗指柔美的女子。
- 蕊珠花片: 花朵的瓣片,形容娇艳。
- 滕王: 滕王阁,是王勃所作《滕王阁序》的背景。
- 越女: 传说中的美女,代表着优雅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奕绘,清代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为文人雅士追求闲适与情趣,诗中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情感的细腻。
诗歌鉴赏:
《满庭芳五首 其五》是一首充满生机的词作,诗人在字句间流露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爱情的感慨。开篇以“絮影生涯”引入,展现了春天的柔和气息,紧接着通过“香囊结习”表达了人们在生活中习惯了这种春日的气息。诗中描绘的“低丛惯是追飞”,不仅描绘了蝴蝶在花丛间的灵动,也暗示了生活中的追求与向往。
随着“烟雨酿芬菲”的描写,诗人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春日场景。此时,芳心的悸动以及金碧辉煌的景色,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情感的张力。接着,“湘帘外,蕊珠花片”的细致描写,呈现出一种温柔而缠绵的美。
而“写生谁得似,滕王旧稿,越女新衣”的句子,则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美的追求,表达了他对佳人雅致形象的向往。最后,情感达到高潮,“妒煞楚宫妃”一语,将诗歌的情感推向巅峰,暗示了美的竞争与嫉妒。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兼具了视觉与情感的双重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絮影生涯:柳絮飘落的影子中,生活显得轻盈而自由。
- 香囊结习:香囊的气味成为日常,暗示温暖的生活氛围。
- 低丛惯是追飞: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象征着追求和向往。
- 一汀春草,烟雨酿芬菲:春天的草地在烟雨中透出芬芳,营造出诗意的场景。
- 是处芳心动也: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情感的波动。
- 风流阵金碧霏微:微风中金色与碧色交织,画面生动。
- 湘帘外,蕊珠花片:帘外花瓣如珠,映衬出柔美的女子。
- 写生谁得似:询问谁能描绘出如此美丽的场景。
- 滕王旧稿,越女新衣:借用古典意象,表现对美的向往。
- 最堪怜双双翅粉都稀:可怜的花瓣逐渐稀少,暗示着美的消逝。
- 叶底斜阳穿碎:夕阳透过叶子,展现出一种温柔的光影。
- 细评量燕瘦环肥:细致观察燕子的身形,体现了对美的研究。
- 多情甚,纤腰清减,妒煞楚宫妃:表达了对纤细身姿的羡慕与嫉妒。
修辞手法:
- 比喻: “香囊结习”比喻生活的香气。
- 拟人: “芳心动也”赋予情感以生命。
- 对仗: 各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加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情感的细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美的消逝与嫉妒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絮影: 春天的柔美,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香囊: 生活中的美好气息,代表温暖。
- 燕子: 象征自由与灵动,暗示爱情的轻盈。
- 湘帘: 代表女性的柔美与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香囊”主要用来做什么?
- A. 装饰
- B. 驱虫
- C. 提神
-
“滕王”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古典文化
- B. 春天
- C. 爱情
-
诗中“妒煞楚宫妃”指的是什么?
- A. 对美人的赞美
- B. 对美的嫉妒
- C. 对生活的感慨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蝶恋花》 李清照
- 《如梦令》 李清照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
诗词对比:
- 《蝶恋花》:同样以春天为主题,表现了细腻的爱情情感。
- 《青玉案》: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情感的表达方式。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描写春天及爱情时,所用的意象与情感基调的差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