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州潇洒亭》

时间: 2025-01-26 02:15:07

高榭出禅关,人家向下看。

千峰春隔雾,数里夜闻滩。

偶至因成宿,前游亦值寒。

州人多有咏,何不见方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严州潇洒亭 赵师秀 〔宋代〕 高榭出禅关,人家向下看。 千峰春隔雾,数里夜闻滩。 偶至因成宿,前游亦值寒。 州人多有咏,何不见方干。

白话文翻译:

高高的亭台从禅关中耸立,俯瞰下方的人家。 千峰在春雾中若隐若现,数里之外夜晚能听到滩声。 偶然来到这里便成了过夜之地,前次游览也正值寒冷时节。 州中的人们多有吟咏之作,为何不见方干的身影。

注释:

  • 高榭:高高的亭台。
  • 禅关:指禅宗寺院。
  • 千峰:形容山峰众多。
  • 春隔雾:春天山峰被雾气遮掩。
  • 数里:形容距离较远。
  • 夜闻滩:夜晚能听到远处的滩声。
  • 偶至:偶然来到。
  • 成宿:成为过夜的地方。
  • 前游:前次游览。
  • 值寒:正值寒冷时节。
  • 州人:指当地的文人。
  • 方干:唐代诗人,此处可能指当地的文人或诗人。

诗词背景: 赵师秀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严州潇洒亭的景色,通过高榭俯瞰的视角,展现了山川的壮丽和夜晚的宁静。诗中提到的“方干”可能是指当地的文人或诗人,暗示了当地文化的繁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高榭为视角,描绘了严州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氛围。首句“高榭出禅关,人家向下看”展现了亭台的高耸和俯瞰的视角,给人以壮阔之感。次句“千峰春隔雾,数里夜闻滩”通过春雾和夜滩的声音,增添了诗意的朦胧和宁静。后两句提及前次游览和当地文人的吟咏,表达了对当地文化的赞赏和对往昔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高榭出禅关”描绘了亭台的高耸,与“人家向下看”形成对比,突出了亭台的视角优势。
  • 次句“千峰春隔雾”用春雾遮掩山峰,营造了一种朦胧的美感,“数里夜闻滩”则通过声音增添了诗意的宁静。
  • 后两句提及前次游览和当地文人的吟咏,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当地文化的赞赏。
  • 修辞手法上,诗中使用了对比、拟人等手法,如“高榭出禅关”与“人家向下看”的对比,以及“千峰春隔雾”的拟人化描绘。
  • 主题思想上,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氛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文化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高榭:象征着高远和视角的优势。
  • 千峰:象征着自然的壮丽和多样性。
  • 春雾:象征着朦胧和神秘。
  • 夜滩声:象征着宁静和深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方干”最可能是指什么? A. 当地文人 B. 唐代诗人 C. 禅宗高僧 D. 亭台名称 答案:A

  2. 诗中“千峰春隔雾”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山峰清晰可见 B. 山峰被雾气遮掩 C. 山峰在夜晚闪烁 D. 山峰在阳光下闪耀 答案:B

  3. 诗中“数里夜闻滩”通过什么手法增添了诗意? A. 对比 B. 拟人 C. 象征 D. 声音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山居的宁静和自然景色。
  • 杜甫的《望岳》:表达对泰山的壮丽景色的赞美。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赵师秀的《严州潇洒亭》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诗更注重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而赵师秀的诗则更注重视角的壮阔和人文氛围。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师秀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