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夏侍长上郊行分韵得偕字
作者: 陆九渊 〔宋代〕
讲习岂无乐,鑽磨未有涯。
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
酒可陶吾性,诗堪述所怀。
谁言曾点志,吾得与之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学习和修身的乐趣与追求。诗人认为,学习并不是单纯的口头诵读,而是需要深入心灵的体会。饮酒可以陶冶情操,写诗则能表达内心的情感。有人说志向已经确定,但我却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追求理想。
注释
- 讲习: 指学习和讲授。
- 岂无乐: 难道没有乐趣吗?表示学习的乐趣。
- 鑽磨: 意思是钻研和磨练。
- 书非贵口诵: 书籍的价值并不在于口头诵读。
- 心斋: 指内心的安静与专注。
- 陶吾性: 陶冶我的性情。
- 诗堪述所怀: 诗可以表达我内心的情感。
- 志: 志向、理想。
- 偕: 一起、共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九渊,字宗道,号涧溪,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他主张心学,强调内心的道德修养与实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初夏,诗人在出游时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同时思考学习与修身的关系,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志向的坚定。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学习与人生的深刻理解。诗人在开篇就提出了学习的乐趣,并通过“钻磨未有涯”强调了学习的无尽性,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接着,诗人指出,学习的真正价值在于心灵的感悟,而非浮于表面的口头诵读。
在饮酒与作诗的描写中,诗人展示了生活的乐趣与精神的追求。酒不仅是陶冶性情的媒介,更是生活中一种享受,而诗则是情感的寄托。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人的内在世界。
最后一句“谁言曾点志,吾得与之偕”更是表达了作者志同道合的决心,强调了与志同道合者共同追求理想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自我理想的确认,也是对友谊与合作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深远,展现了南宋时期士人的风骨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讲习岂无乐: 学习和讲授的过程中,难道没有快乐吗?
- 鑽磨未有涯: 对于知识的钻研与磨练是没有尽头的。
- 书非贵口诵: 书籍的价值并不在于单纯的口头诵读。
- 学必到心斋: 学习必须深入到内心的静谧之处。
- 酒可陶吾性: 饮酒能够陶冶我的性情。
- 诗堪述所怀: 诗歌可以很好地表达我的内心所思。
- 谁言曾点志: 有人说过,志向已经确定。
- 吾得与之偕: 我能够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美感。
- 比喻: “酒可陶吾性”将酒比作陶冶情操的工具,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强调学习的乐趣和内涵,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以及与志同道合者共同追求理想的决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 象征放松和陶冶情操的方式。
- 书: 代表知识与智慧的源泉。
- 诗: 作为情感表达的手段,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心斋: 象征内心的宁静和专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书非贵口诵”,其含义是什么?
- A. 书籍的价值在于阅读
- B. 书籍的价值在于口头诵读
- C. 书籍的价值在于心灵的感悟
- D. 书籍的价值在于外在形式
-
“酒可陶吾性”中的“陶”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陶醉
- B. 陶冶
- C. 陶器
- D. 陶土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志向坚定
- B. 志向不明
- C. 志向已去
- D. 志向放弃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与陆九渊的这首诗相比,王维的《鹿柴》同样表达了自然与内心的结合,但更侧重于自然的意境和情感的抒发。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陆九渊更加注重理学的内涵,而王维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陆九渊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初夏侍长上郊行分韵得偕字》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