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令 春闺》

时间: 2025-01-11 08:54:01

不知春色今如许,乱杀啼莺。

酥雨浓晴。

芳草茸茸隔夜生。

琐窗深处无人见,别是幽清。

此际心情。

翻怪桃花照眼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丑奴儿令·春闺
作者:毛媞(清代)

不知春色今如许,乱杀啼莺。酥雨浓晴。芳草茸茸隔夜生。琐窗深处无人见,别是幽清。此际心情。翻怪桃花照眼明。


白话文翻译:

不知道如今的春色有多美,啼鸣的黄莺恍若乱成一团。柔和的细雨后又是晴天,芳草在隔夜的雨露中悄然生长。深处的窗台无人可见,显得格外幽静清幽。在这样的时刻,我的心情也变得复杂,竟然觉得桃花的艳丽特别刺眼。


注释:

字词注释:

  1. 不知:不知道。
  2. 春色:春天的景色。
  3. 乱杀啼莺:形容鸟鸣声嘈杂。
  4. 酥雨:细腻柔和的春雨。
  5. 芳草:指春天生长的芳香草木。
  6. 琐窗:小窗户。
  7. 幽清:幽静而清新。
  8. 翻怪:反而觉得奇怪。

典故解析: 此诗并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春天的景色与内心情感的对比,反映了作者的细腻情感与观察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媞,清代女诗人,生平不详,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著称。她的诗作多描绘女性内心情感与生活的点滴,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正值花开草长之际,诗人在闺中感受春日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的感叹。


诗歌鉴赏:

这首《丑奴儿令·春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开篇以“春色”引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好奇与期待,紧接着是对春天生机盎然的描绘:啼莺乱飞、细雨如丝、芳草萋萋。这样的景象在诗人的眼中既是美好的,也是令人感到孤独的。

在“琐窗深处无人见,别是幽清”中,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进行了巧妙的对比。窗外的春色如此明媚,然而窗内却是无人问津的孤寂。此时,春天的美丽与诗人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

最后一句“翻怪桃花照眼明”则是诗人内心复杂情绪的集中体现。桃花的艳丽照耀着诗人的眼睛,却也让她感到不适,这种刺眼的美正是对她内心感受的映照。整首诗流露出对春天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深思,彰显出女性的细腻与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知春色今如许:诗人对春天的景色充满好奇。
  2. 乱杀啼莺:春天鸟儿的鸣叫声充满生机,然而却显得嘈杂。
  3. 酥雨浓晴:细雨之后阳光明媚,描绘了春天天气的变化。
  4. 芳草茸茸隔夜生:描写春草生长的景象,生机勃勃。
  5. 琐窗深处无人见:内心的孤独在窗外热闹的春天中显得更加明显。
  6. 别是幽清:这种孤独反而显得格外清幽。
  7. 此际心情:此时此刻的心情复杂难言。
  8. 翻怪桃花照眼明:桃花的艳丽让诗人感到刺眼,反映了内心的矛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色比作诗人内心的感受,形成强烈的对比。
  • 拟人:春草的生长被赋予生命,生动形象。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色描绘与诗人内心情感的对比,反映了对美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感慨,展现了女性细腻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色:象征生机与希望。
  2. 啼莺:代表春天的生动与活力。
  3. 酥雨:象征温柔与细腻。
  4. 芳草:象征自然的复苏与美好。
  5. 桃花:象征爱情与美的矛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乱杀啼莺”是指? A. 鸟鸣声嘈杂
    B. 鸟飞得很高
    C. 鸟儿已归巢
    D. 鸟儿少了

  2. “琐窗深处无人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欢乐
    B. 孤独
    C. 忧伤
    D. 平静

  3. 桃花照眼明的含义是? A. 桃花很美
    B. 诗人心情复杂
    C. 诗人喜欢桃花
    D. 桃花开得很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丑奴儿令·春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体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和对春天的感受。李清照在其作品中多描绘离愁别绪,而毛媞则更强调了孤独与春色的对比,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两者都展现了女性在春天时节的内心世界,值得深入解读与比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女诗人研究》
  2.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3. 《李清照与毛媞的诗词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