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居》

时间: 2025-01-11 10:14:39

浩然巾杖立秋钟,院舍门门细径通。

柏子有芽生塔地,鹤毛无响堕廊风。

闲栖已合称高士,清论除非对远公。

不厌浮尘擬何了,片心难舍此缘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浩然巾杖立秋钟,院舍门门细径通。
柏子有芽生塔地,鹤毛无响堕廊风。
闲栖已合称高士,清论除非对远公。
不厌浮尘擬何了,片心难舍此缘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寺庙中度过秋天的情景。手持拐杖的我在寺中听着秋钟,院落里每一扇门都通向小径。柏树的幼芽在塔基上生长,鹤毛在廊下轻轻落下而没有声响。我悠闲地栖息于此,已然可以称得上高士,只有在与远公对谈时,才会有清晰的论道。不厌倦世间的浮尘,我又能怎样呢?我对这段缘分的牵挂,难以割舍。

注释:

  • 浩然:形容气势磅礴,指作者的精神状态。
  • 巾杖:用来辅助行走的拐杖,象征老年人的闲适。
  • 柏子:指柏树的种子或芽,象征生命的延续。
  • 鹤毛:鹤的羽毛,寓意优雅和宁静。
  • 闲栖:悠闲地栖息,表示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
  • 高士:指品德高尚的士人,强调作者的理想人格。
  • 浮尘:世俗的纷扰,指人间的杂事与烦恼。

典故解析:

  • 远公:指陶渊明,因其隐居生活和高洁志趣而被后人尊称为“远公”,在此处表示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
  • 高士:常用于形容隐士或追求高尚理想的人,表达出作者的自我认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生于杭州,晚年隐居于西湖附近的寺庙,喜爱自然,诗作多表现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林逋隐居生活中,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反映出宋代士人的生活理想和个性追求。

诗歌鉴赏:

《寺居》是林逋对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透露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开篇的“浩然巾杖立秋钟”,不仅描绘了秋天的宁静,更隐含了诗人对道德和气节的坚守。接着,描写了庭院中的细节,展现了他对环境的敏感和细腻的观察。尤其是“柏子有芽生塔地”,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延续与希望,而“鹤毛无响堕廊风”则传达了一种静谧的美感。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最后一句“不厌浮尘拟何了”,则是对世俗生活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在追求内心宁静与理想生活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浩然巾杖立秋钟”:诗人以“浩然”描述自己的精神气质,手握拐杖,意象中透露出老年的智慧与宁静,秋钟的回响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换。
  2. “院舍门门细径通”:院落的小路相连,表现出一种和谐与宁静的生活环境。
  3. “柏子有芽生塔地”:柏树的新芽在塔旁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勃发与延续。
  4. “鹤毛无响堕廊风”:鹤的羽毛轻轻落下,传达出一种静谧的美,仿佛渗透了诗人的心境。
  5. “闲栖已合称高士”:诗人自我肯定,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高士的境界。
  6. “清论除非对远公”:只有在与远公的交流中,才能进行清晰的讨论,反映了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求。
  7. “不厌浮尘拟何了”:对世俗的纷扰并不厌倦,表达出一种无奈和对世俗的接受。
  8. “片心难舍此缘中”:对这段缘分的眷恋,难以割舍,体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自然,表现出诗人的淡泊与追求。
  • 拟人:自然景物被赋予情感,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如“闲栖已合称高士”和“清论除非对远公”,形成和谐的音韵效果。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林逋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世俗纷扰的淡然,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体现出一种高洁的生活态度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巾杖:象征老年与智慧。
  • 秋钟:传达季节更替与时光流逝。
  • 柏子: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鹤毛:优雅与宁静的象征。
  • 闲栖:隐士生活的理想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远公”是指谁?

    • A. 李白
    • B. 陶渊明
    • C. 杜甫
    • D. 王维
  2. 诗中“柏子有芽生塔地”意在表达什么?

    • A. 生命的延续
    • B. 寺庙的破败
    • C. 自然的毁灭
    • D. 世俗的繁华

答案

  1. B. 陶渊明
  2. A. 生命的延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1. 林逋《寺居》陶渊明《归园田居》

    • 主题:两者均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林逋更多地关注于内心的宁静,陶渊明则强调对自然的回归与田园生活的幸福。
  2. 林逋《寺居》王维《山居秋暝》

    • 意境:王维在山中描绘秋天的宁静与美好,而林逋的诗则更注重于内心情感的表达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二者在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赏析》
  • 《林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