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后段第三句少一字》
时间: 2025-02-04 13:35:36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念奴娇(后段第三句少一字)
作者: 佚名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鸳帏睡起,正飞花兰径,啼莺琼阁。对镜梳妆,愁见那怯怯容颜瘦弱。一任仙郎,题诗寄简,屡订西厢约。墙花拂影,独眠何事如昨。谁怜潘果空投,贾香难与,愁肠安托。带眼轻拴须看取,杨柳腰肢如削。珠履玲珑,罗衫雅淡,件件无心着。何时厮近,得偿今日萧萦。
白话文翻译:
在鸳鸯的帐子里醒来,正值春花飞舞在兰花小径上,听到黄莺在琼阁中啼鸣。对着镜子梳妆,愁苦地看到那怯怯的容颜显得瘦弱。任凭那位仙郎,题诗寄信,屡次约定在西厢见面。墙上的花影轻轻拂动,我独自入睡,心中不知何事如同往昔。谁来怜惜潘金莲的空投,贾宝玉的香气难以分享,愁肠又该寄托在何处呢?带着眼泪轻轻缠绕,须得好好看待,杨柳的腰肢如同削成的一般。珠履玲珑,罗衫雅淡,每件衣物似乎都无心穿着。何时能够亲密无间,得偿今日的相思与萦绕。
注释:
- 鸳帏: 指鸳鸯帐子,象征爱情与温馨的环境。
- 琼阁: 美丽的楼阁,通常用来形容华丽的居所。
- 怯怯: 形容娇羞或害怕的样子。
- 潘果、贾香: 分别指潘金莲和贾宝玉,都是古典文学中的重要人物,暗指爱情的无奈与遗憾。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该诗作者不详,可能为宋代词人,宋代是词发展的高峰期,词风多样,情感丰富。
- 创作背景: 诗中情感细腻,描绘了女性在爱情中面临的愁苦与期盼,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的追求与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念奴娇》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复杂心理。开头部分以“鸳帏睡起”引入,描绘出一种温婉而又孤独的情境。接着通过“飞花兰径”、“啼莺琼阁”的自然景象,渲染出春天的美好,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隐喻了内心的愁苦与无奈。此后对镜梳妆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自己容颜的忧虑,透出一种对爱情的渴望与不安。
“谁怜潘果空投,贾香难与,愁肠安托”一联,直接引用了古典名著中的人物,突显出爱情的悲剧色彩。同时,后半部分通过“带眼轻拴须看取,杨柳腰肢如削”再度强调了对美好爱情的期盼,诗人希望能得到真正的情感归宿。整首词在情感上交织着希望与失落,展现出宋代词人对爱情深刻的感悟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鸳帏睡起”意指在温暖的爱情环境中醒来,象征着对恋情的向往。
- “愁见那怯怯容颜瘦弱”表达对自身美丽消逝的忧虑,反映出女性自我意识的脆弱。
- “谁怜潘果空投,贾香难与”通过引用古典人物,展现对爱情的失落感。
-
修辞手法:
- 使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使情境与内心感受相互交织。
- 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词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
- 这首词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探讨了女性在爱情中的脆弱与坚韧,表现出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鸳帏: 象征爱情的温馨。
- 飞花: 代表春天与青春的美好。
- 杨柳: 象征柔美与柔弱的女性形象。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墙花”指的是什么?
- A. 墙壁的花朵
- B. 墙上的人影
- C. 墙角的孤独
- 诗中提到的“贾香”指的是哪个作品中的人物?
- 诗中提到的“墙花”指的是什么?
答案:
- A
-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秦观的《鹊桥仙》
-
诗词对比:
- 比较此词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反映了女性在爱情中的渴望与无奈,但李清照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变化。
参考资料:
- 书目推荐:
- 《宋词三百首》
- 《红楼梦》研究资料
- 《李清照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