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隐》
时间: 2025-01-11 15:43: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西隐
作者: 赵彦端 〔宋代〕
西风数客一阑干,
秋色翛然得细看。
潦水倍知寒事早,
夕阳更觉晚山宽。
小留待月钟无遽,
半醉题诗烛未残。
忆得向来幽独处,
黄精未熟客衣单。
白话文翻译:
在西风的吹拂下,几位客人依偎在栏杆旁,
细细品味着这秋天的景色。
潦水已经知道寒冷的来临得太快,
夕阳映照下的晚山显得更加辽阔。
想留到月亮升起再写诗,
半醉之际,蜡烛的光亮依然未灭。
想起以前独处幽静的日子,
那时黄精尚未成熟,客人的衣衫单薄。
注释:
- 西风: 指秋风,象征秋天的到来。
- 阑干: 栏杆,古代建筑的一个元素,常用于庭院和楼台。
- 潦水: 指雨后积水,常用来表现天气变化。
- 寒事早: 形容寒意来得早,反映季节变化。
- 晚山宽: 晚上的山景显得更加宽广,诗人感受到自然的辽阔。
- 小留待月: 表达了对月光的期待,想要在晚上继续吟咏。
- 黄精: 一种中药材,成熟时可食用,象征着丰收和时节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彦端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流畅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题西隐》创作于赵彦端晚年的某个秋日,诗人在闲暇之余,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和身边自然的变化,触发了对往昔独处时光的怀念。通过描写秋色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生命和时光的思考。
诗歌鉴赏:
《题西隐》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自己对季节变迁的敏感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诗的开头以“西风数客一阑干”引入,西风的吹拂不仅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在这一阐述中,诗人将自然与人事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的氛围。
接下来的“潦水倍知寒事早,夕阳更觉晚山宽”描绘了秋水与夕阳的景象,突显出寒意早至和日暮时分的宽广感,诗人用“倍知”二字,强调了水的敏感与季节变化的刻骨铭心。此时的晚山不仅是自然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延伸,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
“小留待月钟无遽,半醉题诗烛未残”则表达了诗人在醉意中仍然不舍离去的情怀,想要在月光下继续吟咏,流露出对创作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最后两句“忆得向来幽独处,黄精未熟客衣单”则是对往昔孤独时光的怀念,黄精未熟象征着时光尚未成熟,反映出诗人对过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敏感与对人生的思索,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秋景画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西风数客一阑干: 描绘秋风中的几位客人,暗含孤独与远离。
- 秋色翛然得细看: 细致观察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细腻感受。
- 潦水倍知寒事早: 反映季节变化迅速,水面冷却的速度,暗示人心的敏感。
- 夕阳更觉晚山宽: 夕阳下的山景显得广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宽广。
- 小留待月钟无遽: 诗人希望在月光下继续写作,表达对创作的热爱。
- 半醉题诗烛未残: 在微醉状态下写诗,蜡烛的光亮映衬出诗人的情绪。
- 忆得向来幽独处: 回忆过去独处的时光,表现出孤独的感慨。
- 黄精未熟客衣单: 黄精未熟象征着时光尚未成熟,客人的衣着单薄也暗示了寒冷。
-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心情,形成情景交融。
- 拟人: 潦水“知寒事”,赋予自然以感情。
- 对仗: 句式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过去孤独生活的怀念,体现出对生命、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西风: 象征着秋天的来临和时间的流逝。
- 潦水: 表达自然的变化与季节的冷暖。
- 夕阳: 代表着一天的结束,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 烛光: 代表着创作的希望与坚持,尽管环境渐暗。
- 黄精: 象征着时光的成熟与丰收,隐含着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西风数客一阑干”意指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来临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炎热 -
填空题: “潦水倍知寒事早,夕阳更觉__宽。”(填入合适的字词)
-
判断题: 诗人对往昔的回忆是积极向上的。(对/错)
答案:
- B
- 晚山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赵彦端《题西隐》与王维《山居秋暝》: 两者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但《题西隐》更侧重于对秋季的细腻观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山居秋暝》则更强调宁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在情感基调上,前者带有些许凄凉,后者则显得更加宁静与淡泊。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赵彦端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秋天的诗意:从古诗看季节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