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

时间: 2025-01-11 15:45:01

杏花风下。

独立春寒夜。

微雨度,疏星挂。

晖晖浓艳出,袅袅繁枝亚。

朱槛倚,轻罗醉里添还卸。

寂寞情犹乍。

怅望骖鸾驾。

衣褪玉,香欺麝。

一花拚一醉,杯重凭谁把。

春去也,重帘翠幕人如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秋岁
作者: 赵彦端 〔宋代〕

杏花风下。独立春寒夜。微雨度,疏星挂。
晖晖浓艳出,袅袅繁枝亚。
朱槛倚,轻罗醉里添还卸。
寂寞情犹乍。怅望骖鸾驾。
衣褪玉,香欺麝。
一花拚一醉,杯重凭谁把。
春去也,重帘翠幕人如画。

白话文翻译:

在杏花的风中,我独自站在这春寒的夜里。微微的细雨中,稀疏的星光挂在空中。
阳光明媚,绚丽的色彩涌现,袅袅的花枝在风中摇曳。
我倚靠着朱红的栏杆,轻柔的罗裙在醉意中添上或卸去的装饰。
寂寞的情感总是时而萌生,时而消逝。我怅望着乘坐骖鸾的车子。
衣衫褪去如玉般的光泽,香气却渐渐被麝香所掩盖。
一朵花抵得上一场醉,重重的酒杯又能由谁来端起?
春天已去,重帘翠幕之中,映出的人儿如同画中人。

注释:

  • 杏花:杏树开出的花,象征春天,生机盎然。
  • 骖鸾驾: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高贵和美好的旅程。
  • 朱槛:红色的栏杆,常用于描绘庭院景象。
  • 轻罗:轻薄的罗衣,古代女子常穿。
  • 翠幕:绿色的帷幕,象征春天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彦端,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著称。其词风多表现柔情与孤独,常常融入自然景象,表现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千秋岁》写于春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春天的气息和内心的寂寞情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千秋岁》是赵彦端的一首婉约词,整首词通过春夜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渴望的情感氛围。开头的“杏花风下”即设定了一个春意浓厚的背景,杏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然而,紧接着的“独立春寒夜”却将这种希望转化为一种孤独的情感,词人站在寒冷的夜里,内心的孤寂油然而生。

“微雨度,疏星挂”描绘了细雨中的星空,意象清新而富有诗意。此时的春天似乎带着一丝凉意,词人内心的情感也随着天气的变化而波动。接下来的“晖晖浓艳出,袅袅繁枝亚”,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然而,这种美丽却在词人的眼中显得格外遥远,仿佛无法触及。

“朱槛倚,轻罗醉里添还卸”一句,词人倚靠在红色的栏杆上,似乎是在向春天发出一种无奈的呼唤。此处的“轻罗”与“醉”字,便将词人那种对美好景色的沉醉与对孤独情感的交融表现得淋漓尽致。

后半部分词人继续表达自己的孤独与渴望,面对“骖鸾驾”的怅望,衣衫褪去光泽,而香气却渐渐被麝香掩盖,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流逝。“一花拚一醉,杯重凭谁把”,深切地反映出词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结尾以“春去也,重帘翠幕人如画”收束,再次强调春天的逝去及人如画的孤独之感,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杏花风下:在风中,杏花正盛开,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 独立春寒夜:诗人独自一人,站在寒冷的春夜中,感到孤独。
  • 微雨度,疏星挂:细雨轻轻飘洒,稀疏的星星在空中闪烁。
  • 晖晖浓艳出,袅袅繁枝亚:阳光照耀下,繁盛的花枝在风中摇曳。
  • 朱槛倚,轻罗醉里添还卸:倚靠红色栏杆,轻薄的罗裙在醉意中增添和卸去。
  • 寂寞情犹乍:寂寞的情感时而显现,时而消失。
  • 怅望骖鸾驾:心中惆怅,仰望那乘坐骖鸾的美好。
  • 衣褪玉,香欺麝:衣衫褪去光泽,香气却被麝香所掩盖。
  • 一花拚一醉,杯重凭谁把:一朵花抵得上一场醉,重重的酒杯由谁来端起?
  • 春去也,重帘翠幕人如画:春天已去,重重的帘幕中映出的人如同画中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骖鸾驾”比作美好的旅程,象征着理想与渴望。
  • 拟人:“香欺麝”,赋予香气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保持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孤独的深刻感受,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渴望美好事物的情感,带有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杏花: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命与希望。
  • 微雨:象征着温柔与细腻的情感。
  • 朱槛:代表着生活的美好与安逸。
  • 骖鸾驾: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翠幕:象征着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骖鸾驾”象征什么? A. 美好的旅程
    B. 生活的苦涩
    C. 春天的美好

  2. “一花拚一醉,杯重凭谁把”中的“杯”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花瓶
    C. 饮水杯

  3. 整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的生活
    B. 孤独与渴望
    C. 愤怒与不满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1.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内心的孤独,但更加倾向于细腻的情感表达。
  2. 苏轼《水调歌头》:虽以月为主题,但也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人生的感慨,风格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
  • 《词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