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闲居示同志》
时间: 2025-01-11 01:30: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避谄非傲世,幽兴乐郊园。
好古每开卷,居贫常闭门。
曙钟来古寺,旭日上西轩。
稍与清境会,暂无尘事烦。
静看云起灭,闲望鸟飞翻。
乍问山僧偈,时听渔父言。
体羸谙药性,事简见心源。
冠带惊年长,诗书喜道存。
小池泉脉凑,危栋燕雏喧。
风入松阴静,花添竹影繁。
灌园输井税,学稼奉晨昏。
此外知何有,怡然向一樽。
白话文翻译:
避开世俗的喧嚣并不代表我傲视尘世,在这幽静的园林中,我享受着闲适的乐趣。每当我翻开古书,便能感受到那份古朴的情怀;虽然生活贫困,但我常常闭门不出。清晨的钟声从古寺传来,旭日照耀在西边的窗前。此时我与这清净的境界稍作相会,心中没有任何烦恼。静静地看着云彩升起又消散,悠闲地望着飞翔的鸟儿。偶尔问问山中的僧人念的偈语,有时也听听渔夫的言谈。身体瘦弱却懂得药物的性质,事情简单却能见到内心的源头。岁月的流逝让我感到惊讶,诗书的乐趣让我心中欢喜。小池的泉水缓缓流淌,危楼上燕雏的叫声不断。微风轻拂松树的阴影显得静谧,花朵在竹影中显得更加繁茂。灌溉园中的水需要缴纳税费,种田的事我朝夕相伴。除此之外,我还能有什么呢?心中怡然自得,举杯畅饮。
注释:
- 避谄:避开谄媚的言辞。
- 非傲世:并非傲视世俗。
- 幽兴:幽静的兴致。
- 好古:喜爱古籍。
- 曙钟:清晨的钟声。
- 稍与清境会:稍微与清净的环境相会。
- 尘事:世俗的琐事。
典故解析:
- 山僧:指隐居山中的僧人,象征清净的生活。
- 渔父:指钓鱼的父亲,象征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诗名留传,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的情趣,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
在唐代,社会经济繁荣但也充满了浮躁与喧嚣。权德舆在此背景下,通过诗歌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暮春闲居示同志》是一首描写诗人隐居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喧嚣的逃避。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知识和内心世界的追求。诗人通过日常的细节,如晨钟、旭日、云鸟等,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中流露出对古书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观察,体现了诗人对自我内心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句优美,意境深远,既有自然的清新,也有哲理的思考,使人读后倍感舒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避谄非傲世:强调一种谦逊的态度,虽避世却不傲慢。
- 幽兴乐郊园:表达了在自然幽静的环境中获得的乐趣。
- 好古每开卷:常常读古书,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热爱。
- 居贫常闭门:生活清贫,但心境宁静,选择隐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曙钟来古寺,旭日上西轩”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例如“静看云起灭”,以云的变化象征人生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围绕隐逸与内心宁静,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 云:象征变化与无常,反映人生哲学。
- 鸟:象征自由与闲适,体现对自然的向往。
- 松阴与竹影:自然的安静与和谐,营造出静谧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山僧”象征什么? A. 世俗的繁华
B. 清净的生活
C. 诗书的知识 -
诗人通过什么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A. 描述古迹
B. 观察日常生活
C. 议论时事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权德舆与王维的诗歌都表现了隐逸生活的主题,但权德舆更侧重于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绘,而王维则常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内心宁静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