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新卜城南郊居得与卫右丞邻舍,因赋诗寄赠》

时间: 2025-04-27 08:22:41

上宰坐论道,郊居仍里仁。

六符既昭晰,万象随陶钧。

旭旦下玉墀,鸣驺拂车茵。

轩窗退残暑,风物迎萧辰。

山泽蜃雨出,林塘鱼鸟驯。

岂同求羊径,共是羲皇人。

石君五曹重,左户三壤均。

居止烟火接,逢迎鸡黍频。

大方本无隅,盛德必有邻。

千年郢曲后,复此闻阳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新卜城南郊居得与卫右丞邻舍,因赋诗寄赠
作者: 权德舆 〔唐代〕

上宰坐论道,郊居仍里仁。
六符既昭晰,万象随陶钧。
旭旦下玉墀,鸣驺拂车茵。
轩窗退残暑,风物迎萧辰。
山泽蜃雨出,林塘鱼鸟驯。
岂同求羊径,共是羲皇人。
石君五曹重,左户三壤均。
居止烟火接,逢迎鸡黍频。
大方本无隅,盛德必有邻。
千年郢曲后,复此闻阳春。

白话文翻译:

新任宰相在这里议论治道,我在偏远的郊外依旧保持着仁德的生活。
天文现象已经显现,万物都随着陶钧的法则而变化。
旭日从玉阶下升起,马鸣声在车毯上轻轻拂动。
窗外的热气渐渐退去,清风迎来萧瑟的秋天。
山泽中蜃气腾腾,雨水从林塘中涌出,鱼儿和鸟儿也都变得驯服。
这哪里是为了寻求羊肠小道,大家都是羲皇时代的人。
石君的五个尊号显赫,左边的门户也同样宽阔。
我居住的地方烟火相接,常常迎接鸡鸣和黍米的香气。
大方无隅,品德深厚的人必定会有邻里相伴。
千年的郢曲之后,今天又一次听到阳春的旋律。

注释:

  • 上宰:指宰相,古代最高行政长官。
  • 里仁:仁德之乡,强调道德。
  • 六符:指天文现象,古代天文历法的符号。
  • 陶钧:指陶渊明的理想,象征和谐。
  • 鸣驺:驺,马的一种,鸣叫声。
  • 轩窗:指窗户,古代房屋的高窗。
  • 蜃雨:指蜃气,古代传说中一种神奇的现象。
  • 羲皇:指古代的黄帝,象征开创者。
  • 石君:指石崇,古代著名的富豪。
  • 鸡黍:指鸡和黍米,象征丰收和生活的富足。
  • 郢曲:指古代的乐曲,象征优美的音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权德舆(约743年-805年),字子玉,号西华,唐代诗人。出身于官宦家庭,早年游历名山大川,后任官职,参与政治。以其诗歌优美、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咏怀、咏物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权德舆任职期间,因与邻居卫右丞相识而作,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闲适与雅致,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居所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诗的开头以“上宰坐论道”引出,展现出当时政治的背景,紧接着以“郊居仍里仁”描绘出诗人虽然身处偏远,但内心仍然坚持仁德的理想。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的情怀,也映射出对政治与生活的思考。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旭旦下玉墀”、“鸣驺拂车茵”等意象,生动展现了清晨的景象,给人一种和谐宁静的感觉。诗中“山泽蜃雨出,林塘鱼鸟驯”更是通过自然景象展现出一种与天地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

最后,诗人以“大方本无隅,盛德必有邻”总结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认知,强调品德的重要性,以及与人和谐相处的必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士人的高洁情操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宰坐论道,郊居仍里仁:宰相在这里讨论治国理政,而我则仍在乡间保持仁德的生活。
  2. 六符既昭晰,万象随陶钧:天文现象已然显现,万物都依循自然法则变化。
  3. 旭旦下玉墀,鸣驺拂车茵:清晨阳光照耀玉阶,马的鸣叫声轻拂车毯。
  4. 轩窗退残暑,风物迎萧辰:窗外的热气渐退,清风迎来了秋日的萧瑟。
  5. 山泽蜃雨出,林塘鱼鸟驯:山中和水边的蜃气腾腾,鱼儿和鸟儿也变得驯服。
  6. 岂同求羊径,共是羲皇人:这哪里是为了找到羊肠小道,大家都是追求理想的人。
  7. 石君五曹重,左户三壤均:石君的声名显赫,左边的门户也同样宽广。
  8. 居止烟火接,逢迎鸡黍频:我所居住的地方烟火相接,常常迎来鸡鸣和黍米的香气。
  9. 大方本无隅,盛德必有邻:大方无隅,品德高尚的人必然会有邻里相伴。
  10. 千年郢曲后,复此闻阳春:千年后的郢曲,今天又一次听到春天的旋律。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意象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强调品德与友谊的重要性,体现了唐代士人追求和谐、宁静生活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旭旦: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2. 玉墀:象征高贵与优雅。
  3. 蜃雨:象征自然的神秘与变化。
  4. 鸡黍:象征丰收与生活的美好。
  5. 阳春:象征生机与美好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上宰坐论道”指的是哪一位官员?

    • A) 宰相
    • B) 皇帝
    • C) 将军
    • D) 大臣
  2. “大方本无隅”中的“大方”指的是什么?

    • A) 大自然
    • B) 大德
    • C) 大家
    • D) 大方
  3. 诗中提到的“羲皇人”是谁?

    • A) 黄帝
    • B) 孔子
    • C) 诸葛亮
    • D) 陶渊明

答案

  1. A) 宰相
  2. B) 大德
  3. A) 黄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描绘理想乡村的宁静生活。
  • 《归园田居》:陶渊明,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权德舆的《奉和新卜城南郊居》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权德舆更强调仁德与友谊的价值,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个人对自然的归属感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传》

相关诗句

上宰坐论道,郊居仍里仁。下一句是什么

六符既昭晰,万象随陶钧。上一句是什么

六符既昭晰,万象随陶钧。下一句是什么

旭旦下玉墀,鸣驺拂车茵。上一句是什么

旭旦下玉墀,鸣驺拂车茵。下一句是什么

轩窗退残暑,风物迎萧辰。上一句是什么

轩窗退残暑,风物迎萧辰。下一句是什么

山泽蜃雨出,林塘鱼鸟驯。上一句是什么

山泽蜃雨出,林塘鱼鸟驯。下一句是什么

岂同求羊径,共是羲皇人。上一句是什么

岂同求羊径,共是羲皇人。下一句是什么

石君五曹重,左户三壤均。上一句是什么

石君五曹重,左户三壤均。下一句是什么

居止烟火接,逢迎鸡黍频。上一句是什么

居止烟火接,逢迎鸡黍频。下一句是什么

大方本无隅,盛德必有邻。上一句是什么

大方本无隅,盛德必有邻。下一句是什么

千年郢曲后,复此闻阳春。上一句是什么

上宰坐论道,下一句是什么

郊居仍里仁。上一句是什么

郊居仍里仁。下一句是什么

六符既昭晰,上一句是什么

六符既昭晰,下一句是什么

万象随陶钧。上一句是什么

万象随陶钧。下一句是什么

旭旦下玉墀,上一句是什么

旭旦下玉墀,下一句是什么

鸣驺拂车茵。上一句是什么

鸣驺拂车茵。下一句是什么

轩窗退残暑,上一句是什么

轩窗退残暑,下一句是什么

风物迎萧辰。上一句是什么

风物迎萧辰。下一句是什么

山泽蜃雨出,上一句是什么

山泽蜃雨出,下一句是什么

林塘鱼鸟驯。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