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时间: 2025-04-29 04:02:14

世人求富贵,多为奉嗜欲。

盛衰不自由,得失常相逐。

问君少年日,苦学将干禄。

负笈尘中游,抱书雪前读。

布衾不周体,藜茹才充腹。

三十登宦途,五十被朝服。

奴温新挟纩,马肥初食粟。

未敢议欢游,尚为名检束。

耳目聋暗后,堂上调丝竹。

牙齿缺落时,盘中堆酒肉。

彼来此已去,外馀中不足。

少壮与荣华,相避如寒燠。

青云去地远,白日经天速。

从古无奈何,短歌听一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世人求富贵,多为奉嗜欲。
盛衰不自由,得失常相逐。
问君少年日,苦学将干禄。
负笈尘中游,抱书雪前读。
布衾不周体,藜茹才充腹。
三十登宦途,五十被朝服。
奴温新挟纩,马肥初食粟。
未敢议欢游,尚为名检束。
耳目聋暗后,堂上调丝竹。
牙齿缺落时,盘中堆酒肉。
彼来此已去,外馀中不足。
少壮与荣华,相避如寒燠。
青云去地远,白日经天速。
从古无奈何,短歌听一曲。

白话文翻译:

世人追求富贵,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盛衰并不由自己掌控,得失常常紧随其后。我问你年轻时,是否为了追求功名而苦读。背着书包在尘世中游荡,怀抱书本在雪前读书。薄被无法遮身,野菜勉强充饥。三十岁时步入仕途,五十岁时穿上朝服。奴仆温暖新衣,马儿肥壮刚吃上谷物。尚未敢谈欢游,仍然为名声所束缚。耳目迟钝后,堂上乐器声声。牙齿掉落时,盘中堆满酒肉。过去的来者已去,现有的却不足。年轻人和荣华相避,犹如寒暑交替。青云远离大地,白日飞速流逝。从古至今无可奈何,听一曲短歌吧。

注释:

字词注释:

  • 奉嗜欲:指迎合自己的欲望。
  • 负笈:背着书包,古时指求学。
  • 藜茹:一种野菜,这里指简陋的食物。
  • 宦途:官场,仕途。
  • 朝服:朝廷的正式服装。
  • 调丝竹:指演奏音乐,丝竹是古代乐器的统称。

典故解析:

  • 青云:常用来比喻高升的理想。
  • 白日经天速:比喻时光飞逝,强调生命的短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等。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短歌行》创作于白居易的中年时期,正值他在官场打拼之时,反映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深思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短歌行》通过对富贵与名利的思考,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开篇即以“世人求富贵,多为奉嗜欲”道出人们追求物质的本质,接着通过自身的经历,展示了从年轻时的求学到进入官场的种种艰辛与不得志。诗中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与对名利的冷静观察,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思。尤其是最后几句,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同时也呼唤出对短暂人生的珍惜与感悟。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功名与生活的反思,体现了白居易“乐天知命”的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人求富贵,多为奉嗜欲。”:世人追求富贵,很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
  • “盛衰不自由,得失常相逐。”:人生的荣衰并不由自己掌控,得失常常紧随而来。
  • “问君少年日,苦学将干禄。”:询问你年轻时是否为了追求功名而苦读书。
  • “负笈尘中游,抱书雪前读。”:背书包在世间游荡,怀抱书本在雪中读书。
  • “布衾不周体,藜茹才充腹。”:薄被无法遮身,野菜勉强充饥。
  • “三十登宦途,五十被朝服。”:三十岁时步入官场,五十岁时穿上朝廷的正式服装。
  • “奴温新挟纩,马肥初食粟。”:奴仆温暖新衣,马儿肥壮刚吃上谷物。
  • “未敢议欢游,尚为名检束。”:未敢谈欢娱,仍然为名声束缚。
  • “耳目聋暗后,堂上调丝竹。”:耳目失聪之后,堂上乐器声声。
  • “牙齿缺落时,盘中堆酒肉。”:牙齿掉落时,盘中酒肉堆满。
  • “彼来此已去,外馀中不足。”:往来的事物已去,现有的却不足。
  • “少壮与荣华,相避如寒燠。”:年轻人和荣华相避,像寒暑交替。
  • “青云去地远,白日经天速。”:青云远离大地,白日飞速流逝。
  • “从古无奈何,短歌听一曲。”:从古至今无可奈何,听一曲短歌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耳目聋暗后,堂上调丝竹”,形成对比。
  • 比喻:青云比喻理想与追求,白日比喻时间的流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常与对功名利禄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年轻时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感慨,揭示出人生的短暂和不易,提倡珍惜当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云:象征理想与愿望。
  • 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藜茹:象征生活的困境与简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世人求富贵,多为奉嗜欲”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A. 人们追求金钱和地位 B. 人们追求真理 C. 人们追求快乐 答案:A

  2. “青云去地远,白日经天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理想的渴望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耳目聋暗后”主要是指什么? A. 年老时的无奈 B. 年轻时的活力 C. 生活的乐趣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对比白居易的《短歌行》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探讨了人生与理想,但白居易更倾向于现实的无奈,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的洒脱。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诗句

世人求富贵,多为奉嗜欲。下一句是什么

盛衰不自由,得失常相逐。上一句是什么

盛衰不自由,得失常相逐。下一句是什么

问君少年日,苦学将干禄。上一句是什么

问君少年日,苦学将干禄。下一句是什么

负笈尘中游,抱书雪前读。上一句是什么

负笈尘中游,抱书雪前读。下一句是什么

布衾不周体,藜茹才充腹。上一句是什么

布衾不周体,藜茹才充腹。下一句是什么

三十登宦途,五十被朝服。上一句是什么

三十登宦途,五十被朝服。下一句是什么

奴温新挟纩,马肥初食粟。上一句是什么

奴温新挟纩,马肥初食粟。下一句是什么

未敢议欢游,尚为名检束。上一句是什么

未敢议欢游,尚为名检束。下一句是什么

耳目聋暗后,堂上调丝竹。上一句是什么

耳目聋暗后,堂上调丝竹。下一句是什么

牙齿缺落时,盘中堆酒肉。上一句是什么

世人求富贵,下一句是什么

多为奉嗜欲。上一句是什么

多为奉嗜欲。下一句是什么

盛衰不自由,上一句是什么

盛衰不自由,下一句是什么

得失常相逐。上一句是什么

得失常相逐。下一句是什么

问君少年日,上一句是什么

问君少年日,下一句是什么

苦学将干禄。上一句是什么

苦学将干禄。下一句是什么

负笈尘中游,上一句是什么

负笈尘中游,下一句是什么

抱书雪前读。上一句是什么

抱书雪前读。下一句是什么

布衾不周体,上一句是什么

布衾不周体,下一句是什么

藜茹才充腹。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