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古诗十首 其四》
时间: 2024-09-19 21:01: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露长纤草,山苗高入云。
风雪折劲木,涧松摧为薪。
风摧此何意,雨长彼何因。
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
可怜苦节士,感此涕盈巾。
白话文翻译:
雨露滋润着细长的野草,山上的苗木高耸入云。
狂风暴雪折断了坚韧的树木,涧边的松树被砍作柴薪。
风的摧残究竟意味着什么,雨的滋养又是出于什么原因?
百丈深涧底部的植物已经枯死,而山上的细小草茎却在春天生长。
可怜那些坚守节操的人,见此情景,不禁泪流满巾。
注释:
- 纤草:细长的草,象征柔弱。
- 劲木:坚韧的树木,象征力量。
- 涧松:生长在山涧中的松树,象征坚韧。
- 苦节士:坚守节操的人,常指那些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 盈巾:泪水满巾,形象地表现了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通俗易懂的语言而受到广泛欢迎。他的诗风关注民生,常以直白的语言描绘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
《续古诗十首》是白居易晚期的诗作,创作于他对社会及个人处境感到无奈和悲伤的时期。这首诗反映了他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以细长的草和高耸的山苗为引,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韧性。而随后描述风雪折木、涧松为薪的场景,则形成强烈的对比,突显出自然的残酷与无情。作者借助自然界的变化,引发了对人生命运的沉思,风雨的摧残使他感到困惑,质问自然现象的意义。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人,提到“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表现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仍然有生命的顽强存在。此时,作者心中对“苦节士”的同情愈发加深,那些在困境中仍坚持理想与节操的人,令人感慨。他们的艰辛和坚持,使得诗中充满了悲伤与感动。
整首诗通过对比、反思与情感的升华,表现出白居易对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深刻洞察,展现了他对社会现状的关怀与对理想坚持的敬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露长纤草:雨露滋润着细小的草,暗含生命的脆弱与希望。
- 山苗高入云:山上的苗木高耸,象征着追求与理想的高远。
- 风雪折劲木:自然的力量能够轻易击倒坚韧的树木,象征着命运的无情。
- 涧松摧为薪:涧边的松树被砍作柴薪,暗示着牺牲与消亡。
- 风摧此何意,雨长彼何因:反思自然现象的意义,表达对人生无常的疑惑。
- 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生命的顽强与脆弱并存,展现生存的斗争。
- 可怜苦节士,感此涕盈巾:对坚守理想者的同情与敬重,情感真挚动人。
修辞手法:
- 对比:自然界的残酷与人类坚韧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冲击力。
- 拟人:风雨被赋予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象征:草、木、松树等意象象征着生命的不同状态,深具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反映了作者对坚守理想的人的同情与对命运无常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生命深刻的理解与哲理的感悟。
意象分析:
- 雨露:象征滋养与希望,代表生命的源泉。
- 纤草:象征柔弱的生命,暗示脆弱与艰难。
- 劲木:象征强大的生命力,但也暗示命运的无常。
- 涧松:象征坚韧与牺牲,表现生存的艰辛。
- 苦节士:代表那些坚持理想与节操的人,体现了人性的尊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雨露长纤草”所表达的意象是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自然的力量
C. 理想的追求
D. 人生的无常 -
“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中的“春”象征着什么? A. 死亡
B. 新生与希望
C. 伤痛
D. 理想 -
诗中提到的“苦节士”指的是哪些人? A. 忍受苦难的人
B. 坚守理想的人
C. 追求财富的人
D. 离开家乡的人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白居易 vs 王维
白居易的诗注重社会现实、关心民生,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现自然之美和个人情感。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在各自的作品中探讨了生命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全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