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

时间: 2025-01-09 02:37:20

秋水淅红粒,朝烟烹白鳞。

一食饱至夜,一卧安达晨。

晨无朝谒劳,夜无直宿勤。

不知两掖客,何似扁舟人。

尚想到郡日,且称守土臣。

犹须副忧寄,恤隐安疲民。

期年庶报政,三年当退身。

终使沧浪水,濯吾缨上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居易的《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原文如下:

秋水淅红粒,朝烟烹白鳞。
一食饱至夜,一卧安达晨。
晨无朝谒劳,夜无直宿勤。
不知两掖客,何似扁舟人。
尚想到郡日,且称守土臣。
犹须副忧寄,恤隐安疲民。
期年庶报政,三年当退身。
终使沧浪水,濯吾缨上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汉江上舟行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政务的思考。诗中描写了秋水如绮,晨烟缭绕,生活简单而安宁。诗人反思自己在官场的辛劳与责任,表达了对百姓的关心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注释

  1. 秋水淅红粒:红粒指的是秋天水面上的波纹,象征秋日的宁静。
  2. 朝烟烹白鳞:早晨的烟雾如火般升腾,映照着白色的鱼鳞,形象生动。
  3. 一食饱至夜:指一餐的饮食满足到夜晚,简单而安逸的生活状态。
  4. 两掖客:指的是两省的官员,诗人用“客”字表示对他们的亲近与关心。

典故解析

“沧浪水”源于《诗经》中提到的水,象征着清澈与纯净。诗人在此处寓意希望能通过清洗去除身上的尘埃,实现内心的净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诗歌广泛涉及人生、自然、社会等多个方面,尤其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白居易下汉江途中,正值秋季,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自己内心的思考。他向两省的同僚寄去此诗,表达自己的经历与思考,体现出对政治责任的深切理解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心。

诗歌鉴赏

《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是一首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相结合的诗作。诗人在舟中,面对浩瀚的江水与宁静的晨雾,他的心境似乎也随着自然的变化而波动。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秋水的清澈与晨烟的缥缈,生动而富有画面感,透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随着诗歌的发展,白居易逐渐转向对自己身为官员的深思。他用“一食饱至夜,一卧安达晨”描绘了简单的生活,表达了他对官场繁杂事务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此时的他,似乎在质疑自己作为官员的意义,尤其是对百姓的责任感与关怀。

最后,诗人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回报社会,表达了他对政务的沉重感受与对未来的期许。全诗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也传达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水淅红粒:描绘秋水荡漾的景象,寓意宁静之美。
  • 朝烟烹白鳞:形象化的描写早晨的烟雾与水中鱼的美丽,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一食饱至夜,一卧安达晨:表达了生活的简单与平和。
  • 晨无朝谒劳,夜无直宿勤:反映了对官场繁忙的厌倦。
  • 不知两掖客,何似扁舟人:表达了对同僚的思念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尚想到郡日,且称守土臣:回忆起自己作为地方官的责任与荣誉。
  • 犹须副忧寄,恤隐安疲民: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关心与责任感。
  • 期年庶报政,三年当退身:计划在一年内回报政务,表明心中对卸任的期待。
  • 终使沧浪水,濯吾缨上尘:希望通过努力清洗内心的污垢,追求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朝烟烹白鳞”,形象地描绘了清晨的美景。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使得语言更加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对政治责任的思考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传达了他关心百姓与社会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秋水:象征宁静与清澈,代表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2. 朝烟:象征变化与希望,暗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3. 扁舟:象征自由与悠闲的生活态度,反映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秋水”指的是:

    • A. 冬天的水
    • B. 秋天的水
    • C. 春天的水
  2.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 A. 热爱
    • B. 反感
    • C. 无所谓
  3. “沧浪水”在诗中象征:

    • A. 平静
    • B. 污浊
    • C. 变幻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2.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作品相比,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和社会的思念之情,但更多地着眼于生活的艰辛与国家的忧虑,显示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社会关注。

参考资料

  1. 《白居易诗集》
  2. 《唐诗三百首》
  3.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