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林四首》

时间: 2025-01-25 22:33:12

谁见繁香度牖时,碧天残月映花枝。

固应撩我题新句,压倒韦郎宴寝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谁见繁香度牖时,
碧天残月映花枝。
固应撩我题新句,
压倒韦郎宴寝诗。

白话文翻译:

谁能在窗前看到这繁盛的花香呢?
碧蓝的天空和残月映照着花枝。
这情景应该会激发我写出新的诗句,
那一定会胜过韦应物在宴会上所作的诗篇。

注释:

  • 谁见繁香度牖时:谁能在窗前看到这繁盛的花香。这里的“繁香”指的是盛开的花朵散发出的香气,强调其美丽与芬芳。
  • 碧天残月映花枝:碧蓝的天空和残月照耀着花枝。“碧天”形容晴朗的天空,“残月”指的是夜空中尚存的月亮。
  • 固应撩我题新句:这情景应该会激发我写出新的诗句。“固应”表示理所当然,“撩”指的是激发、引起。
  • 压倒韦郎宴寝诗:那一定会胜过韦应物在宴会上所作的诗篇。“韦郎”指的是唐代诗人韦应物,以宴集诗闻名,此处用作比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约1040-1120),字仲明,号寒山,宋代诗人,生于今浙江。陈与义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尤其擅长山水诗。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常常在自然中寻找到创作的灵感,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文人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花香和月色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以及激发自己创作欲望的情感。首句“谁见繁香度牖时”以疑问的形式开篇,既引起读者的好奇,又传达出诗人对花香美景的向往。接着,诗人用“碧天残月”描绘出一幅清新宁静的夜景,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令人心旷神怡。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自信与激情,暗示自己将写出超越韦应物的佳作。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表现出强烈的个人色彩,既有对美的欣赏,又有对文化的自信。诗中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互交织,使得诗篇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见繁香度牖时:通过提问形式,引导读者思考,强调花香的扑面而来。
  2. 碧天残月映花枝:描绘了清晰的夜空与月光映照下的花枝,展现自然的美丽。
  3. 固应撩我题新句:表达了自然景色对自己创作灵感的激发。
  4. 压倒韦郎宴寝诗:自信地表示自己的诗作将会超越他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香比作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发诗人创作灵感。
  • 对仗:使用“碧天残月”“映花枝”形成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与对文学传承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繁香:象征着生机与美好,代表着自然的馈赠。
  • 碧天:象征着清新与广阔,代表着理想与希望。
  • 残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哲思,带有一丝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韦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韦应物
    D. 白居易

  2. 诗中“碧天残月”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A. 黄昏的景象
    B. 晨曦的景象
    C. 夜晚的景象
    D. 雨后的景象

  3. 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表达什么情感?
    A. 忧伤
    B. 自信与创作激情
    C. 愤怒
    D. 失落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陈与义的《香林四首》更强调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个人情感的表达;李白则更注重情感的抒发与哲理的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