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谢邢九思》
时间: 2024-09-19 20:55: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生不接里闾欢,岂料相逢虺蜮坛。
能赋君推三世事,倦游我弃七年官。
流传恶语知谁好,勾引新篇得细看。
六月山斋当暑令,风霜独发卷中寒。
白话文翻译:
我平生从不参与街坊的欢乐,没想到却在这里遇见了你。
你能吟咏君王三世的历史,我却因厌倦游历而放弃了七年的官职。
流传的恶言究竟谁说得好,吸引新篇却需要细细品味。
盛夏的山舍正值酷暑,卷中的寒意却独自显露。
注释:
- 里闾:指街坊、邻里,表示平常的社交生活。
- 虺蜮坛:虺蜮指毒蛇,坛是祭坛,可能指的是一种特殊的聚会场所。
- 能赋:能够作诗、吟咏。
- 君推三世事:指对历史人物的高歌赞美。
- 倦游:疲倦于游历。
- 七年官:指诗人曾经在官场任职七年。
- 恶语:指流言蜚语。
- 新篇:指新作的诗文。
- 六月山斋:指六月的山中书斋。
- 风霜独发卷中寒:意指在炎热的夏季中,心中却感到一丝寒冷。
典故解析:
“君推三世事”可能与历史人物的事迹有关,反映了诗人在文学方面的追求与对历史的思考。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诗人、文人对历史事件进行吟咏,比如杜甫、李白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生年不详-约1170年),字仲明,号石泉,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作者面临官场失意与个人理想的矛盾时刻,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疏离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相遇时的复杂情感:一方面是对平常人际交往的疏远,另一方面又是对历史与文学的深入思考。开头两句以“平生不接里闾欢”切入,直接点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回避,体现了一种隐逸的情怀。而“能赋君推三世事”则展现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兴趣与追求。接下来,诗人提到自己因“倦游”而放弃官职,显现出内心的失落与对官场的厌倦。最后两句则以“六月山斋当暑令”引出,虽是盛夏,却感受到了卷中寒意,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冷清,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诗人自述与世无争,意外与友相逢,表达了对交往的冷淡与对友人的意外之喜。
- 第二联:对友人的赞美与自我厌倦的对比,显示了内心的矛盾。
- 第三联:流言的无奈与新作的期许,表现出对文学的执着。
- 第四联:夏日的酷热与内心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象征诗人的孤独与思考。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里闾欢”与“卷中寒”,突显内心的孤独。
- 比喻:用“风霜”象征内心的苦闷与思索。
- 拟人:将“流传恶语”拟人化,增加了诗句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个人情感的表达,反映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历史文学的追求,表现出一种隐逸的理想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里闾:象征世俗生活与人际关系。
- 虺蜮坛:象征聚会场所,隐含对繁华的疏远。
- 三世:代表历史与文学的深厚底蕴。
- 七年官:象征对官场的放弃与失落。
- 山斋:象征隐逸与清幽的生活。
- 风霜:象征内心的孤独与困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倦游”是什么意思? A. 喜欢旅游
B. 厌倦游历
C. 经常游玩
D. 游历愉快 -
“六月山斋当暑令”中,“暑令”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诗人对朋友的态度是? A. 疏远
B. 亲近
C. 冷漠
D. 赞美
答案:
- B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与陈与义的作品都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表达,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而陈与义则倾向于个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