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初功混沌》
时间: 2025-01-26 04:24: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江东去·初功混沌
作者: 刘志渊 〔元代〕
初功混沌,在机缄斡变,坎中一气。
潜发氤氲初出地,升变阵云呈瑞。
电掣雷轰,阴阳交会,致作廉纤雨。
帝川飞过,化成玉鼎神水。
溶溶九变生金,炼归离内,点化成阳体。
神变离形摅妙用,独擅幕天席地。
兀兀腾腾,随方应现,坦坦无拘系。
含融一体,顿然超出生死。
白话文翻译
初始的混沌之中,机缘在于变化,坎坷中蕴藏着气息。
潜藏的氤氲在大地初露,升腾的云彩呈现祥瑞。
电光闪烁,雷声轰鸣,阴阳交汇,带来细雨如丝。
帝王的河流飞逝而过,化为神奇的玉鼎之水。
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生出黄金,炼化回归内心,点化成阳光的本体。
神秘的变化超越形体,独自占据天地之间。
兀自腾飞,随处显现,坦荡无拘无束。
融为一体,顿时超越生死的界限。
注释
- 初功混沌: 指事物的初始状态,混沌是宇宙未分化的状态。
- 坎中一气: 坎是八卦之一,象征险阻,气则是气息、能量。
- 氤氲: 形容雾气弥漫的样子,常用来比喻美好的气氛。
- 电掣雷轰: 形容自然现象,象征力量与变幻。
- 帝川: 比喻大的河流,暗指自然的伟大力量。
- 九变: 指变化多端的事物,可能引申为道教炼丹术中的变化。
- 神变离形: 指超越形体的变化,达到一种精神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志渊,元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融汇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作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宇宙的关系,表达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体现了道教哲学中对自然的尊重与顺应。
诗歌鉴赏
《大江东去·初功混沌》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混沌初开的描绘,展现了宇宙的生成与变化。开篇的“初功混沌”,既引入了道教的宇宙观,也为全诗奠定了深邃的哲学基调。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运用电光雷轰等壮丽的自然景象,表现出宇宙间阴阳交汇的动态变化,展现了天地间的生生不息。
在“帝川飞过,化成玉鼎神水”的描写中,象征着自然力量的神秘与伟大,诗人用“玉鼎”这一道教典故,暗示着炼化与升华的过程。后面几句则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变化的本质,通过“神变离形摅妙用”,强调精神超越物质的境界,体现了道教“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整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展示了对称与韵律的美感,更在内容上传达了对生命、自然与宇宙的深刻理解。刘志渊通过这首诗,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变幻的世界,以及个体在其中的独特位置与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初功混沌,在机缄斡变,坎中一气: 讲述宇宙初始状态的混沌,蕴含着变化的可能性。
- 潜发氤氲初出地,升变阵云呈瑞: 描绘自然现象的美好与祥和,暗示新的生命与希望。
- 电掣雷轰,阴阳交会,致作廉纤雨: 自然力量的结合,象征着和谐与变化。
- 帝川飞过,化成玉鼎神水: 通过意象的运用,表达了物质转化与精神升华的过程。
- 溶溶九变生金,炼归离内,点化成阳体: 讲述内心世界的变化与修炼,展示了道教思想的影响。
- 神变离形摅妙用,独擅幕天席地: 形体的超越与精神的自由,表现了哲学的深度。
- 兀兀腾腾,随方应现,坦坦无拘系: 强调了灵活与自由,个体的精神境界。
- 含融一体,顿然超出生死: 达到一种超越生死的境地,体现了对永恒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 “玉鼎神水”比喻自然力量的神秘,富有象征性。
- 拟人: “兀兀腾腾”赋予自然现象以生命,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变化与超越的主题,展现了个体在宇宙中的位置与价值,强调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精神自由与超越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混沌: 象征着事物的初始状态与无限可能。
- 电、雷: 自然力量的象征,代表变化与冲击。
- 玉鼎: 道教炼丹术中的象征,暗示着升华与转化。
- 金: 象征着财富与成就,亦可理解为精神的富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初功混沌”主要指什么?
A. 事物的初始状态
B. 诗人的个人经历
C. 自然现象
D. 社会变革 -
“帝川飞过,化成玉鼎神水”中的“玉鼎”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自然之美
C. 精神的升华
D. 历史的变迁 -
诗中使用的“电掣雷轰”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C. 人生的起伏
D. 个人的奋斗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刘志渊的《大江东去·初功混沌》更偏向于哲理与宇宙的探讨,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前者追求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后者则通过描绘月夜表现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与诗词创作》
- 《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