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梅尧臣的《与诸友普明院亭纳凉分题》
岸帻清凉地,翛然乐未穷。
竹阴过晚雨,林表见残虹。
花影平波上,经声小坞东。
还思醉吟者,宁与此时同。
白话文翻译:
在清凉的岸边,凉风习习,我心中愉悦无穷。
竹林的阴影里,晚雨刚刚过去,天空中隐约可见一抹残留的彩虹。
花的影子映在平静的水面上,远处传来小船的歌声。
我不禁思念那些醉酒吟唱的朋友,真希望他们能在这个时刻与我同乐。
注释:
- 岸帻:岸边的凉爽,帻指帽子,这里形容环境的清凉。
- 翛然:悠闲自在的样子。
- 竹阴:竹林的阴影。
- 过晚雨:指晚上的雨刚刚过去。
- 残虹:残留的彩虹。
- 花影:花的影子。
- 经声:小船上的歌声。
- 小坞:小港口。
- 醉吟者:醉酒吟唱的人。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友之间的和谐美好关系。诗中描绘的晚雨、彩虹、竹影等自然景物,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青山,宋代诗人,以五言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梅尧臣与友人共聚普明院亭之时,夏日的夜晚,诗人借助凉风与雨后的美景,表达对友人和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醉吟者的思念。
诗歌鉴赏:
《与诸友普明院亭纳凉分题》是一首描绘夏日夜晚凉爽氛围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示了与友人共聚的美好时光。诗中的“岸帻清凉地,翛然乐未穷”开篇便渲染了环境的清新与心境的愉悦,给人以清凉的感觉。接下来的自然景象如“竹阴过晚雨”、“林表见残虹”,则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与和谐。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最后两句“还思醉吟者,宁与此时同”突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表现出对友人的渴望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岸帻清凉地:描绘清凉的环境,营造出一种舒适的氛围。
- 翛然乐未穷:表达诗人的快乐是无尽的,内心的满足。
- 竹阴过晚雨:描写刚刚经历一场雨后的竹林,更显清新。
- 林表见残虹:在竹林之上,隐约可见的彩虹,象征自然的美丽。
- 花影平波上:花影在水面上轻轻摇曳,生动而富有画面感。
- 经声小坞东:远处传来的歌声,渲染出一种悠远的意境。
- 还思醉吟者: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宁与此时同:希望朋友们能在此时同享这份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形成生动的画面。
- 对仗:如“竹阴过晚雨,林表见残虹”,工整而有韵律感。
- 拟人:花影与水波的交融,赋予自然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友人情感的怀念。诗人在享受自然的同时,内心也充满了对朋友的思念与期盼,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深情。
意象分析:
- 岸:象征着宁静与闲适。
- 竹阴:代表了清凉与幽静,象征着友谊的深厚。
- 残虹:象征着美好瞬间的短暂与珍惜。
- 花影: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脆弱。
- 经声:代表着生活的乐趣与悠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竹阴”指的是哪里?
- A. 竹子的影子
- B. 河流的波光
- C. 朋友的身影
-
诗人对“醉吟者”的情感是怎样的?
- A. 忘怀
- B. 思念
- C. 嫉妒
-
诗中提到的“残虹”象征什么?
- A. 美好的时刻
- B. 失去的机会
- C. 自然的力量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梅尧臣的《与诸友普明院亭纳凉分题》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均描绘了自然美景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前者侧重于友人间的思念,后者则更多地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 《梅尧臣研究》
这些参考书目与文章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梅尧臣及其作品提供更为深入的理解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