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作拆字诗一首寄江子我郎中比尝以拆字语为戏然未有以为诗者请自今始》
时间: 2025-02-04 15:46: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
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
永言咏黄鹄,志士心未已。
白话文翻译
日月照耀,晨昏交替,山风轻轻吹起云岚。
即使石头的表面已经破裂,却依然坚固;古老的树木虽已枯萎,却不曾死亡。
人何时才能到来,心意仿佛跨越千里之遥。
我长久吟咏着黄鹄,志士的心愿不会轻易消逝。
注释
- 日月明朝昏:形容日月交替,光明与黑暗的变化。
- 山风岚自起:山中风起云涌,形成了云雾。
- 石皮破仍坚:比喻外表破损,但内在依然坚韧。
- 古木枯不死:古老的树虽然枯萎,但其生命力依然顽强。
- 可人何当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期待其到来。
- 意若重千里:心意如同跨越千里,形容思念之深。
- 永言咏黄鹄:长久以来吟咏黄鹄,象征志向高远。
- 志士心未已:志士们的心愿依旧未曾磨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一止(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著有《山居诗》。其作品多表现山水田园之美,兼具哲理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山中居住期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思念,体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山居作拆字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开头的“日月明朝昏”通过日夜的交替展现出时间的流逝,紧接着“山风岚自起”则引入了自然的变幻,形成了一种宁静而又动态的氛围。诗中“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运用比喻,说明即使在困境中仍要保持坚韧的态度,象征着人们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表现出对友人的渴望与思念,情感真挚而深沉。最后的“永言咏黄鹄,志士心未已”不仅传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也暗示了志士之心的坚定。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山水画面中,融入了诗人深厚的思考与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日月明朝昏:描绘自然界的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
- 山风岚自起:表现自然环境的变化,给人以生动的感觉。
- 石皮破仍坚:比喻坚韧不拔的精神,表明内在的力量。
- 古木枯不死: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尽管外表枯萎,但生命的本质依然存在。
- 可人何当来:表现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 意若重千里:形容思念之情深邃、遥远。
- 永言咏黄鹄:表达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坚持。
- 志士心未已:强调志士精神的持久与坚定。
-
修辞手法:
- 比喻:石皮与古木的比喻,表现内在的坚韧与生命的顽强。
- 拟人:自然景物如风、云的描写,使其具有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整齐,形成了对称美。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生命坚韧精神的赞美。
意象分析
- 日月: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 山风:象征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 古木:象征生命的韧性与顽强。
- 黄鹄: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日月明朝昏”意指什么?
- A. 太阳和月亮的变化
- B. 时间的流逝
- C. 自然的美丽
- D. 以上皆是
-
“可人何当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生活的失望
- B. 对友人的思念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志向的追求
-
诗中“古木枯不死”用来比喻什么?
- A. 自然的变化
- B. 人的坚韧性
- C. 友谊的长久
- D. 理想的追求
答案:
- D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刘一止的《山居作拆字诗》与陶渊明的《饮酒》均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自然的热爱,但刘的作品更强调对友人的思念,而陶的作品则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沉醉与哲理思考。两者在风格和情感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 刘一止相关文献及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