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许尚书石刻二首》

时间: 2025-02-04 17:06:53

乌丝玉轴陀尼表,斗草搴花锦不如。

不是向来元佑脚,唐人文字晋人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许尚书石刻二首 姜特立 〔宋代〕

乌丝玉轴陀尼表,斗草搴花锦不如。 不是向来元佑脚,唐人文字晋人书。

白话文翻译:

黑色的丝线装订的玉轴书籍,其精致程度超过了用花草游戏和织锦。 如果不是因为向来有元佑(指宋代元佑年间,文化繁荣)的底蕴,这些文字和书法的风格就像是唐代文人和晋代书法家的作品。

注释:

  • 乌丝:黑色的丝线,这里指书籍的装订线。
  • 玉轴:玉制的轴,这里指书籍的轴心。
  • 陀尼表:指书籍的装订方式,具体含义不详,可能是指一种精致的装订方法。
  • 斗草搴花:指古代的一种游戏,用花草来比赛。
  • 锦不如:指织锦不如书籍的精致。
  • 元佑脚:指宋代元佑年间的文化底蕴。
  • 唐人文字晋人书:指唐代文人的文字风格和晋代书法家的书法风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文化艺术的深厚造诣和对古代文人的敬仰。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欣赏许尚书的石刻作品后有感而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姜特立在观赏许尚书的石刻作品后所作,表达了对石刻艺术的高度赞赏,并将其与唐代文人和晋代书法家的作品相提并论,显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石刻艺术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诗中“乌丝玉轴陀尼表”一句,用具象的描述展现了书籍的精致和珍贵,而“斗草搴花锦不如”则通过对比,强调了书籍艺术的高雅和超越。后两句“不是向来元佑脚,唐人文字晋人书”,则是对石刻艺术的高度评价,将其与唐代文人和晋代书法家的作品相提并论,显示了作者对石刻艺术的极高评价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乌丝玉轴陀尼表”,通过具象的描述,展现了书籍的精致和珍贵。
  • 第二句“斗草搴花锦不如”,通过对比,强调了书籍艺术的高雅和超越。
  • 第三句“不是向来元佑脚”,指出如果不是因为有宋代元佑年间的文化底蕴。
  • 第四句“唐人文字晋人书”,则是对石刻艺术的高度评价,将其与唐代文人和晋代书法家的作品相提并论。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斗草搴花锦不如”的对比,强调了书籍艺术的高雅和超越。
  • 比喻:将石刻艺术比作“唐人文字晋人书”,显示了作者对石刻艺术的极高评价。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石刻艺术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通过将石刻艺术与唐代文人和晋代书法家的作品相提并论,显示了作者对石刻艺术的极高评价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乌丝玉轴:象征着书籍的精致和珍贵。
  • 斗草搴花:象征着古代的游戏和娱乐。
  • 唐人文字晋人书:象征着唐代文人和晋代书法家的艺术风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乌丝玉轴陀尼表”指的是什么? A. 书籍的装订方式 B. 古代的游戏 C. 织锦 答案:A

  2. 诗中“斗草搴花锦不如”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书籍比织锦更精致 B. 织锦比书籍更精致 C. 书籍和织锦一样精致 答案:A

  3. 诗中“唐人文字晋人书”指的是什么? A. 唐代文人的文字风格和晋代书法家的书法风格 B. 唐代书法家的书法风格和晋代文人的文字风格 C. 唐代和晋代的文学作品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对石刻的赞美,展现了苏轼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 王安石的《题临安邸》:通过对古代建筑的赞美,展现了王安石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题西林壁》与姜特立的《题许尚书石刻二首》:两者都是通过对石刻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 王安石的《题临安邸》与姜特立的《题许尚书石刻二首》:两者都是通过对古代建筑或石刻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姜特立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石刻艺术》:详细介绍了古代石刻艺术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有助于理解诗中对石刻艺术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