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项圣与诣太常》

时间: 2025-01-11 14:24:41

卢溪书院一番新,千里学子来如云。

天教书院名日起,速化先从主人始。

主人主盟为阿谁,楚汉名家今项斯。

胸中五车载书卷,笔端三峡倾冰砚。

鲁秉周礼说一经,有司把烛题秋荐。

鹄袍诣阙柳袍归,来年书院更光辉。

意思解释

送项圣与诣太常

原文展示:

卢溪书院一番新,
千里学子来如云。
天教书院名日起,
速化先从主人始。
主人主盟为阿谁,
楚汉名家今项斯。
胸中五车载书卷,
笔端三峡倾冰砚。
鲁秉周礼说一经,
有司把烛题秋荐。
鹄袍诣阙柳袍归,
来年书院更光辉。

白话文翻译:

卢溪书院焕然一新,
千里之外的学子如云而至。
天教书院的名声渐渐显赫,
想要成就伟业,首先要从主人开始。
那么,这位主人到底是谁呢?
如今的项圣,乃楚汉时期的名家。
他胸中藏书如五车,
笔下的才华似三峡的清流,
鲁国的学者秉承周礼讲授经典,
相关官员点燃蜡烛,准备秋季的荐举。
身着鹄袍前往朝廷,
带着柳袍归来,
明年书院必将更加辉煌。

注释:

  • 卢溪书院:指的是一个学府,象征着学术的繁荣。
  • 千里学子:比喻远道而来的学生,形容学子众多。
  • 天教书院:形容书院的崇高地位。
  • 主人:指书院的创办者或领导者。
  • 楚汉:指中国历史上的楚汉争霸时期。
  • 五车:古时形容书籍极多。
  • 三峡:指长江的三峡,象征着才华横溢。
  • 鲁秉周礼:鲁国的学者,强调儒家经典。
  • 鹄袍:古代官服,象征地位。
  • 柳袍:指隐士的衣着,象征归隐和清高。

典故解析:

  • 楚汉名家:楚汉之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代表了英才辈出,诗中提到的项圣即是指名门之后的杰出人才。
  • 周礼:古代儒家经典,强调对于礼仪的重视,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杨万里为项圣送行之际,表达人们对优秀学子的祝福与期待,反映了当时书院教育的兴盛与对人才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书院的繁荣与学子的努力,传达出对教育与人才的重视。开篇以“卢溪书院一番新”点明了书院的更新与发展,接着通过“千里学子来如云”展现了书院吸引人才的广泛影响力。诗中多次提到书院与学子的努力,强调教育的光辉与未来的希望。

“胸中五车载书卷,笔端三峡倾冰砚”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项圣的博学与才华,显示出他在学术上的渊博。后半部分则描绘了鲁国学者讲授经典的情景,表现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结构上整齐对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流露出对书院教育的赞美与期待,展现了诗人对理想教育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卢溪书院一番新:书院焕然一新,象征着教育的新气象。
  2. 千里学子来如云:形容前来求学的学生众多,体现了书院的吸引力。
  3. 天教书院名日起:书院的名声日渐显赫,引人瞩目。
  4. 速化先从主人始:成功的关键在于优秀的领导者。
  5. 主人主盟为阿谁:在问这位领导者是谁,暗示其重要性。
  6. 楚汉名家今项斯:项圣为当代的杰出人才,承载着历史的重任。
  7. 胸中五车载书卷:形容其博学多才。
  8. 笔端三峡倾冰砚:比喻其文才如江河般浩瀚。
  9. 鲁秉周礼说一经:鲁国的学者讲述儒家经典,强调传统文化。
  10. 有司把烛题秋荐:官员点燃烛光进行荐举,象征对人才的重视。
  11. 鹄袍诣阙柳袍归:象征着从朝廷归来,经历权力的洗礼。
  12. 来年书院更光辉:预示着未来的书院将更加辉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胸中五车载书卷”和“笔端三峡倾冰砚”,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学子的才华。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围绕书院的教育与人才的培养,体现了对知识与学术的尊重,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诗中表现出诗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支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院:象征知识与教育。
  • 学子:象征未来与希望。
  • 书卷:象征知识的积累。
  • 鸿鹄:象征志向与抱负。
  • 秋荐:象征对人才的推崇与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杨万里
    C. 杜甫

  2. “胸中五车载书卷”中的“五车”比喻指的是什么? A. 书籍众多
    B. 车的数量
    C. 学校的规模

  3.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期待? A. 自然风光
    B. 教育与人才
    C. 战争胜利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维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描绘了个人的理想与对未来的期待,但侧重于个人的感悟与自然的结合。
  • 《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更加沉重,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的心情。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典诗词选》
  2. 《唐宋诗词鉴赏》
  3. 《杨万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