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杨万里 《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
苏湖元以水为乡,春早偏欺润与常。
一雨忽来三昼夜,两公卷入八诗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苏湖地区以水为乡的特点,春天的早到使得雨水比平常更加丰润。忽然一场雨下了整整三天三夜,李子寿与我二人都写下了八首诗来表达我们的感慨。
注释:
- 苏湖:指苏州和湖州,因其水域丰富而被称为水乡。
- 元:这里是指水的源头。
- 欺润与常:指春天早来使得雨水比往常更加丰盈。
- 两公:指作者和李子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因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受到广泛赞誉。他生于南宋时期,曾任地方官职,生活在经济文化繁荣的年代,深受环境的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春雨来临之际,李子寿通判曾庆祖为表现对雨水的喜悦与激动,抒发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诗歌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雨的到来,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开头的“苏湖元以水为乡”直接点出地理背景,强调了水对该地区的重要性。接下来的“春早偏欺润与常”则表现出春雨的来临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恩赐,给人以希望和活力。“一雨忽来三昼夜”描绘了雨水的突如其来,给人一种意外的惊喜,也显示出自然的不可预测。“两公卷入八诗章”则将个人的感受与他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与李子寿之间的友谊与共同的文学追求。这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苏湖元以水为乡”:指出苏湖地区的地理特征,以水为乡,暗示了自然环境的富饶。
- “春早偏欺润与常”:春天的来临比往年提前,雨水丰盈,给人一种恍如受骗的感觉,表现了自然的奇妙。
- “一雨忽来三昼夜”:突如其来的雨水持续了三天三夜,强调了雨水的连续性与重要性。
- “两公卷入八诗章”:指诗人与李子寿共同创作了诗篇,表现了文学的交流与友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雨比作生命的源泉,表现其重要性。
- 对仗:诗中上下句的结构相互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喜悦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通过诗歌交流情感的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生命、滋养和希望。
- 春:象征生机与新生。
- 雨:象征恩赐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地区是哪个?
- A. 北京
- B. 苏湖
- C. 长江
- D. 黄河
-
诗人写作的主要情感是?
- A. 悲伤
- B. 喜悦
- C. 忧愁
- D. 愤怒
-
“一雨忽来三昼夜”表达了什么?
- A. 雨水的持续性
- B. 雨水的少量
- C. 雨水的及时性
- D. 雨水的不可预测性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 王维《山居秋暝》: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
诗词对比:
- 杨万里与李白的诗歌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杨万里的诗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交流,而李白则更侧重于豪放与壮丽的意象。两者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