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兰七首 其一
作者:卢青山
球台初见,笑似桃花风里颤。
细喘红潮,小拍当胸作扇摇。
嘉名未探,梦便相逢情怎唤?
起枕茫然,三月馀风特地寒。
白话文翻译:
在乒乓球台第一次见面时,笑容如同桃花在春风中轻轻颤动。
轻轻地喘息着红潮,球拍轻轻拍打胸前仿佛在摇动扇子。
美好的名字尚未了解,梦中已经相逢,情感该如何呼唤?
从枕头上起来时,恍惚迷茫,三月的风特别寒冷。
注释:
字词注释:
- 球台:乒乓球的比赛场地。
- 桃花:春天的象征,通常代表美好和爱情。
- 小拍:指乒乓球拍。
- 嘉名:美好的名字。
- 梦便相逢:指梦中相聚。
- 起枕:起床时抬起枕头。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桃花”常用于表达爱情的美好;而“春风”则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青山是当代诗人,作品常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生活场景为主,擅长通过简单的场景描绘深刻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现代,反映了作者对青春与爱情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初见的美好和对未来情感的期待。
诗歌鉴赏:
《减兰七首 其一》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初次相遇的美好感受。开头“球台初见”的意象,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活泼的乒乓球场,伴随着笑声和轻盈的动作,仿佛在描绘春日的桃花般美丽的青春。诗中细腻的情感流露,特别是“细喘红潮”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运动中的活力,也暗含了心跳加速的情愫,让人感受到一种青涩的爱恋。接着,作者用“小拍当胸作扇摇”形象地表现出一种亲密的互动,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交流。
然而,诗中又流露出一丝惆怅。尽管美好的相遇让人心动,但“嘉名未探”暗示着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梦中相逢的情感是美好的,但如何在现实中呼唤这样纯真的情感却是一个难题。最后一句“起枕茫然,三月馀风特地寒”更是将这种迷茫和孤独感推向高潮,春天的寒风恰恰与温暖的初见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温暖与寒冷交织的情感。
整首诗虽然短小,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人生哲理,展现了青春的活力与脆弱,爱情的美好与不确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球台初见,笑似桃花风里颤。
描绘第一次见面的场景,笑容如同桃花般娇美,给人以轻快的感觉。 -
细喘红潮,小拍当胸作扇摇。
细腻的情感流露,运动中的喘息与心跳交织,表现出一种亲密的气氛。 -
嘉名未探,梦便相逢情怎唤?
反映对未来身份和情感的迷茫,梦中的相遇让人思索实际中的情感如何表达。 -
起枕茫然,三月馀风特地寒。
结尾则带来一丝惆怅,春风的寒冷与初见的暖意形成对比,象征着对美好短暂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笑容比作桃花,增添了柔美的意象。
- 拟人:风被赋予了特性,表现了情感的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乒乓球场的初见,展现了青春的美好与心动,同时也反映了对爱情和未来的不确定感,表达出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球台:象征着交流与互动的场所。
- 桃花:代表爱情与青春的美好。
- 小拍:象征着生活中的细节与亲密。
- 寒风:暗示情感的孤独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运动是什么?
- A. 足球
- B. 乒乓球
- C. 篮球
-
“嘉名未探”中的“嘉名”指的是什么?
- A. 美好的名字
- B. 朋友的名字
- C. 地方的名字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惆怅
- C. 激动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美好时刻的珍惜,但更侧重于孤独的哲思。
- 《春望》:则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了对国家和未来的忧虑,与此诗的青春美好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当代诗人卢青山研究》
- 《现代诗歌赏析与解读》
- 《古典与现代诗歌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