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访散老不遇
作者:苏轼
君来不遇我,
我到不逢君。
古殿依修柏,
寒花对暮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未能相遇的遗憾:你来时我不在,而我到时你又不在。古老的殿宇旁修剪着苍劲的柏树,寒冷的花儿在暮色中的云朵下显得格外孤独。
注释:
- 不遇:没有遇见,指人与人之间的相逢。
- 古殿:古老的殿堂,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孤寂。
- 修柏:修剪整齐的柏树,常常用来象征坚韧和长寿。
- 寒花:在寒冷的环境中盛开的花,象征着逆境中的坚韧。
- 暮云:傍晚的云彩,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凄凉感。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古殿”可以理解为古老的宫殿或寺庙,象征着历史的积淀和岁月的流逝。“寒花”则可能暗指冬天的梅花,代表着坚韧不拔的品格。诗中没有明确的典故,但整体氛围与古代文人对友谊和人生的感慨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真挚著称,深受后世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身处异乡的他常常思念旧友,感受到孤独与无奈。这首诗正是他在此背景下表达对友人未能相逢的惋惜之情。
诗歌鉴赏:
《访散老不遇》是一首充满了淡淡忧伤的诗作,展现了苏轼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感慨。诗的开篇以“君来不遇我,我到不逢君”直接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错过,这种错过不仅是时间上的,也是一种情感上的距离。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描绘景物,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古老的殿宇和苍翠的柏树,似乎在见证着岁月的流逝;而寒花在暮色中显得愈加脆弱,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苏轼的用词简练而富有意象,古殿与修柏的搭配,显示出一种古典的美感,而“寒花对暮云”则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心情结合,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思考和情感的流露。诗中没有刻意渲染悲伤,却在淡淡的描写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未能相遇的叹息,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思。在友谊、孤独与大自然的交融中,苏轼展现了其独特的情感世界,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来不遇我:你来到这里却没有见到我,表达了对友人相逢的遗憾。
- 我到不逢君:我来时你却不在,再次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错失。
- 古殿依修柏:古老的殿宇依靠着修剪整齐的柏树,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寒花对暮云:寒冷的花朵映衬着暮色中的云彩,渗透出一种孤独与凄凉。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前后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古殿、修柏、寒花、暮云等意象的运用,形成了丰富的情感表达。
- 隐喻:寒花象征着在逆境中生存的坚韧,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孤独感与错过的遗憾,透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殿:象征岁月与历史的积淀,承载着无数的故事。
- 修柏:象征坚韧与长寿,寓意对友谊的珍视。
- 寒花:代表在逆境中坚守的勇气,带有孤独感。
- 暮云:寓意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营造出淡淡的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寒花”象征着什么?
- A. 温暖的情感
- B. 坚韧与孤独
- C. 友谊的美好
-
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自然景色
- B. 友人之间的错过
- C. 人生的欢愉
-
“君来不遇我”的意思是?
- A. 你来时我在
- B. 你来时我不在
- C. 我来时你在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但更加强调了酒与月的豪放。
- 杜甫《月夜忆舍弟》:在对亲人思念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社会动荡对人心的影响,情感较为沉重。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的意象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