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银灯 同公素赋,侑歌者以七急拍七拜劝酒》
时间: 2025-01-11 17:09: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剔银灯
同公素赋,侑歌者以七急拍七拜劝酒
—— 毛滂
帘下风光自足。春到席间屏曲。
瑶瓮酥融,羽觞蚁闹,花映酃湖寒绿。
汨罗愁独。又何似红围翠簇。
聚散悲欢箭速。不易一杯相属。
频剔银灯,别听牙板,尚有龙膏堪续。
罗熏绣馥。锦瑟畔低迷醉玉。
白话文翻译
在帘子下的风光自有其美,春天来临,席间的屏风与曲调交融。
瑶瓮中的酒酥软融化,杯盏之间如蚂蚁般嘈杂,花影映照着酃湖的寒绿。
汨罗江的愁苦独自涌上心头,又怎能比得上红围绿簇的热闹场景?
聚散之间,悲欢如箭般迅速,哪能轻易找到一杯相互交融的酒?
频频点燃银灯,耳边别有一番乐声,还有龙膏美酒等待续杯。
绣香罗裙飘散芬芳,锦瑟旁低迷醉倒如玉。
注释
- 瑶瓮:一种用美玉制作的酒器,象征珍贵的美酒。
- 羽觞:指轻盈的酒杯。
- 汨罗愁独:汨罗江因屈原而闻名,此处表达诗人对屈原的思念与愁苦。
- 龙膏:一种美酒,古人常用“龙”来形容酒的珍贵与美味。
- 罗熏绣馥:罗裙散发着香气,形容女子的妆扮与风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生卒年不详),字正之,号云溪,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情感为题材。
创作背景
《剔银灯》作于春宴之际,寓意在欢庆中感叹人生的聚散与无常。诗中融入了对古典文化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剔银灯》是一首描绘春宴情景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生动的宴会气氛。诗中开头的“帘下风光自足”,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愉悦的氛围。随着诗的推进,瑶瓮中的酒、杯盏的喧闹,仿佛让人置身于热闹的宴会之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欢聚的快乐。
然而,诗人并没有止步于表面的欢愉,而是引入了“汨罗愁独”的意象,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屈原的缅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聚散悲欢箭速”一句,深入描绘了人生中聚会与离别的迅速与无奈,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脆弱。
最后的“频剔银灯,别听牙板”,则展示了酒宴的继续与乐声的悠扬,形成了一种生动的对比,既有欢快,也有淡淡的忧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反思,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帘下风光自足:帘子下的景色自有其美,不需外界的装饰。
- 春到席间屏曲:春天的气息渗透到宴席中,屏风上曲调动人。
- 瑶瓮酥融,羽觞蚁闹:珍贵酒器中的酒融化,杯盏之间热闹如蚁。
- 花映酃湖寒绿:花影映照着寒绿的酃湖,美丽而宁静。
- 汨罗愁独:暗指屈原,表达孤独与愁苦。
- 又何似红围翠簇:与热闹的宴会相比,独自的愁苦显得更加孤单。
- 聚散悲欢箭速:聚会与离别间的悲欢如箭般迅速。
- 不易一杯相属:相聚的情感难以用一杯酒来表达。
- 频剔银灯:频频点燃银灯,象征宴会的热闹延续。
- 别听牙板:耳边乐声悠扬,不觉沉醉。
- 尚有龙膏堪续:美酒未尽,仍有龙膏等待续杯。
- 罗熏绣馥:女子的香气四溢,展现出美丽的风情。
- 锦瑟畔低迷醉玉:在锦瑟旁沉醉,仿佛如玉般的迷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将酒比作龙膏,彰显其珍贵。
- 拟人:花影与湖水的互动,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宴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追思,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与多样。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灯:象征光明与热闹,代表宴会的氛围。
- 瑶瓮:代表珍贵的酒,象征欢聚与美好时光。
- 汨罗:代表历史与忧伤,连接屈原的传说。
- 花影:象征自然之美,传递生命的短暂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瑶瓮”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酒器
- C. 一种衣物
- D. 一种花卉
-
诗中提到的“汨罗愁独”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屈原
- D. 陶渊明
-
诗中提到的“频剔银灯”意指什么?
- A. 继续宴会
- B. 结束宴会
- C. 点亮夜空
- D. 送客离去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毛滂《剔银灯》与苏轼《水调歌头》:两者都描写了宴会场景,但毛滂更注重细腻的情感变化,而苏轼则更强调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两首诗均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但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讲解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