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其二》
时间: 2025-01-10 23:13: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其二
作 者: 许宝蘅
从此春郊闲觅醉,鸟声和我余欢。
东风吹出百花团。
晴光罨蔼,妆点好溪山。
伯是清明寒食节,石泉槐火无端。
春愁如水又回还。
绿波时皱,底事与卿干。
白话文翻译:
我从此在春天的郊野悠闲地寻觅醉意,鸟鸣声伴着我的欢畅。
东风吹拂,百花盛开。
阳光明媚,装点着美丽的山水。
今天正是清明和寒食节,石泉流淌,槐树的花火无端无尽。
春天的愁苦如水般再次涌来。
绿波轻轻涌动,这与你有什么关系呢?
注释:
- 春郊:春天的郊外。
- 闲觅:悠闲地寻找。
- 余欢:剩余的欢乐。
- 百花团:百花齐放的景象。
- 罨蔼:温暖而柔和的样子。
- 伯是:正好是。
- 清明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和寒食节。
- 石泉:指流动的泉水。
- 春愁:春天的愁苦。
- 绿波时皱:水波轻轻涌动,产生皱褶。
典故解析:
- 清明寒食节: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日子,而寒食节则是为了纪念介子推,通常在清明前一两天。此句提到节日,增添了诗的时令感。
- 春愁:春天常被赋予忧愁的情感,古人认为春天的美好容易引发对过往的怀念和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宝蘅,近代女诗人,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她的诗多描绘春夏之景,表达个人的孤独与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的清明节,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愁苦,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往事的怀念。
诗歌鉴赏:
《临江仙 其二》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词作,诗人通过春天的景色与节日的氛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开篇以“从此春郊闲觅醉”引入,展现了春日的闲适与悠然,鸟声与欢乐相伴,传达了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感。然而,在这份宁静中,诗人又流露出内心的愁苦,尤其是“春愁如水又回还”,愁绪如水般涌来,隐喻着对过往的眷恋与无奈。诗中的“绿波时皱”则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日的美丽与人心的脆弱,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从此春郊闲觅醉:从此在春天的郊外,我悠闲地寻找醉意。
- 鸟声和我余欢:鸟鸣声伴随着我剩余的欢乐。
- 东风吹出百花团:东风吹拂,百花盛开。
- 晴光罨蔼,妆点好溪山:阳光明媚,装点着美丽的溪流和山川。
- 伯是清明寒食节:今天正好是清明和寒食节。
- 石泉槐火无端:石泉流淌,槐树的花火无尽。
- 春愁如水又回还:春天的愁苦如水一般再次涌来。
- 绿波时皱,底事与卿干:绿波轻轻涌动,这与你有什么关系呢?
-
修辞手法:
- 比喻:“春愁如水”将愁苦比作水,形象生动。
- 对仗:如“晴光罨蔼,妆点好溪山”,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与个人的愁苦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摹,反映了人们在美好时光中对往事的思索与感慨。
意象分析:
- 春郊: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鸟声:代表自然的声音,增添了欢快的氛围。
- 百花:象征着美好与繁盛。
- 春愁:代表着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春愁如水”是用哪个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排比
-
“东风吹出百花团”中“百花团”指的是什么?
- A. 各种花
- B. 一团花
- C. 花儿在一起盛开
-
诗人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
- B. 清明和寒食节
- C. 端午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梦江南》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个人的思念,通过细腻的情感展现女性的内心世界。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形成对比,前者更多表达失落与思念,后者则在愉悦中夹杂忧伤。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唐诗三百首》
- 现代诗词评论文章及相关研究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