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张五丈垂赠》
时间: 2025-02-04 16:57: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酬张五丈垂赠
作者: 储光羲 〔唐代〕
彩服去江汜,白云生大梁。
星辰动异色,羔雁成新行。
日望天朝近,时忧郢路长。
情言间薖轴,惠念及沧浪。
松柏以之茂,江湖亦自忘。
贾生方吊屈,岂敢比南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我身着华丽的衣服离开了江汜,白云在大梁上飘荡。
星星在空中闪烁着不同的光彩,羔雁在天际迁徙成行。
我仰望太阳,感觉天朝的距离近了,
但心中却担忧去往郢地的路途漫长。
我在情感的言语中思念着你,
对你的一片关怀如同涌向沧浪的水流。
松柏因你而茂盛,江湖也因你而忘却烦恼。
贾谊在吊唁屈原时,怎敢与南昌相比呢?
注释
- 江汜:指江的水边,汜是水的意思。
- 大梁:大梁是指高大的桥梁或建筑。
- 羔雁:指年轻的雁,象征着新的开始和迁徙的旅程。
- 郢路:郢是古地名,指向远方的路。
- 薖轴:薖是一种草,轴指草的茎,象征诗人的思念之情。
- 惠念:指对朋友的关怀和思念。
- 沧浪:指大海或大江,象征着无尽的思念和情感。
- 贾生:指贾谊,古代著名的诗人,与屈原同为悲情诗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储光羲,唐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高远,以山水和友情为题材,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储光羲与友人张五丈相别之际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及对人生道路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篇以“彩服去江汜”描述了诗人离别时的情景,华丽的服饰与江水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轻松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星辰动异色,羔雁成新行”通过星空和迁雁的意象,表现了人生旅途中不断变化的情感与方向,隐喻着人生路途的多变与无常。
“日望天朝近,时忧郢路长”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虽然天朝的距离似乎近了,但心中的忧虑却让他感到路途漫漫,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深思。诗的最后两句“贾生方吊屈,岂敢比南昌”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对友人的敬重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显示出一种谦卑和自省的精神。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对友情与人生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彩服去江汜:诗人身着华美的服装,离开了江边,暗示着离别之情。
- 白云生大梁:白云在高处的桥梁上飘浮,象征着诗人心中轻松却又带着离愁的心情。
- 星辰动异色:夜空中的星星闪烁着不同的颜色,寓意着人生的变化与不确定性。
- 羔雁成新行:年轻的雁群在空中飞翔,象征着新的旅程和希望。
- 日望天朝近:仰望太阳,感到天朝似乎近了,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 时忧郢路长:但又感到前往郢地的路途漫长,流露出对人生艰难的担忧。
- 情言间薖轴:在言语中流露出思念之情,如同草茎般细腻。
- 惠念及沧浪:对友人的关怀如同沧海的波涛,深远而绵长。
- 松柏以之茂:松柏因友人的存在而茂盛,寓意着友谊的滋养。
- 江湖亦自忘:诗人在江湖的烦恼中也能忘却,体现出友情的力量。
- 贾生方吊屈:提及贾谊在吊唁屈原,表现出对古人悲情的共鸣。
- 岂敢比南昌:感慨自己的处境与南昌相比,显得谦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意象。
- 对仗:使用对称的结构,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自然景物表现人的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道路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彩服:象征着华丽与离别的情感。
- 白云:象征着轻松与自由。
- 星辰:象征着人生的变化与不确定。
- 羔雁:象征着新的旅程与希望。
- 松柏:象征着持久的友谊与生命力。
- 沧浪:象征着深厚的情感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羔雁”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新的旅程
- C. 伤感情绪
-
“日望天朝近,时忧郢路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轻松愉快
- B. 期待与忧虑
- C. 无所谓
-
诗中提到的“贾生”指的是哪位古代诗人?
- A. 屈原
- B. 贾谊
- C. 杜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表达对国家和友人的思念。
- 《登高》:杜甫的作品,展现对人生的深刻感慨。
诗词对比:
- 储光羲《奉酬张五丈垂赠》 vs 杜甫《登高》:两首诗都对人生和友情有深刻的思考,但储光羲更偏向于对友谊的珍视,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经与古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