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和石桥有感原韵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2 15:22: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梅柳无心寂小园。
迎风故意唤春眠。
短檠灯度缠绵夜,
剩篆香销旖旎年。
莲漏歇,麝香残。
谢桥魂断梦凄然。
醒来怕问笙歌地,
却看邻娃拨凤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小园,梅柳在春风中显得无心,而我却故意唤醒春天的梦。夜晚,灯光摇曳,伴随着缠绵的思绪,香烟也渐渐消散,留下的是难以忘怀的岁月。莲花的露水已干,麝香的香气也已残余。走过桥边,回忆起往日的梦,心中不免感到凄凉。醒来后,我害怕去问那笙歌的地方,却看到邻家的孩子在拨动着凤弦。
注释
- 梅柳无心:梅花与柳树似乎没有心情,象征着无奈与孤寂。
- 迎风故意唤春眠:春天来临,但我故意去打扰那宁静的春眠,表达了一种对春天的向往与渴望。
- 短檠灯度缠绵夜:短小的灯光照耀着缠绵的夜晚,表现出夜晚的柔和与沉醉。
- 剩篆香销旖旎年:剩下的香气已渐渐消散,象征着美好岁月的流逝。
- 莲漏歇,麝香残:莲花的露水已不再,麝香的气味也已淡去,暗示着青春的消逝。
- 谢桥魂断梦凄然:走过谢桥,心中感到梦断魂消,充满了惆怅。
- 醒来怕问笙歌地:醒来后不敢去询问笙歌的地方,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恐惧。
- 邻娃拨凤弦:邻家的孩子在拨动凤弦,象征着新的生命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永平,近代诗人,擅长词作,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而闻名。其作品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可能是在春天的某个夜晚写成,诗人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产生了对过去和生命的深刻思考。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的时代背景,使得诗人更加渴望宁静与美好。
诗歌鉴赏
《鹧鸪天·和石桥有感原韵二首》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以及对往昔的深切怀念。诗中通过梅柳的无心与我故意唤醒春眠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无奈,传递出一种对生命流逝的感慨。短檠灯下的缠绵夜,象征着诗人心中缠绵的思绪,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梦境的描述,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谢桥的魂断与梦凄然,暗示着美好事物的逝去。尤其是“醒来怕问笙歌地”的句子,充满了对过去的不舍与恐惧,反映出诗人在现实与梦境之间的挣扎。而邻娃拨凤弦的描写,则在一片惆怅之中带来了生机,象征着新的希望与未来的可能。
整首诗结合了自然景物与人情感的交融,形成了极具感染力的画面,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梅柳无心寂小园: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小园,梅树和柳树似乎没有心情,传达出一种孤独感。
- 迎风故意唤春眠:春风轻拂,我却故意打扰那沉睡的春天,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
- 短檠灯度缠绵夜:灯光摇曳,照亮了缠绵的夜晚,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
- 剩篆香销旖旎年:香烟渐渐消散,昔日的美好逐渐远去,感叹时光流逝。
- 莲漏歇,麝香残:莲花的露水已干,麝香的香气也已淡去,象征着青春的消逝。
- 谢桥魂断梦凄然:走过谢桥,梦境已断,心中感到凄凉。
- 醒来怕问笙歌地:醒来后不敢去询问笙歌的地方,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
- 却看邻娃拨凤弦:邻家的孩子在拨动着凤弦,给人带来新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晚的灯光比作缠绵的思绪,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拟人:梅柳无心的描写,使自然景物似乎具有人类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较好的对仗,增加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春天的渴望与对往昔的怀念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叹,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柳:象征孤独与无奈。
- 春眠:代表梦境与希望。
- 短檠灯:象征温柔的情感与思绪。
- 莲:象征纯洁与青春的流逝。
- 麝香:象征往日的美好与遗憾。
- 笙歌:代表美好的回忆与艺术的享受。
- 凤弦:象征新的生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詩中“梅柳无心”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 -
“醒来怕问笙歌地”中的“笙歌”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过去的欢乐时光
C. 自然的声音 -
诗中“邻娃拨凤弦”象征着什么? A. 过去的回忆
B. 新的希望
C. 失落的青春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但更多的是女性的细腻情感。
- 苏轼《水调歌头》:通过对月的描写,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刘永平的诗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