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京运使赴召二首》
时间: 2025-01-26 23:30: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浦维舟初拜公,五谿随牒限趋风。问途欲假移官见,倾听讓亠换艹闻召节东。不但朝阳徯鸣凤,正思御史昔乘驄。我曹意见非黎庶,大庇要令天下同。
白话文翻译
在南浦初次乘舟拜访您,五谿之地随文书奔波,受风所限。询问路径,希望能借调官职相见,倾听您的建议,听说您被召向东。不仅期待朝阳鸣凤,更思念昔日御史乘驄马的情景。我们的意见并非普通百姓,而是希望天下大同,得到广泛的庇护。
注释
- 南浦:地名,泛指南方水边。
- 五谿: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多个溪流交汇之地。
- 随牒:随文书奔波,指因公事忙碌。
- 趋风:受风所限,比喻受环境限制。
- 移官见:借调官职相见。
- 倾听:认真听取。
- 召节东:被召向东,指被朝廷召见。
- 朝阳徯鸣凤:期待朝阳鸣凤,比喻期待贤才出现。
- 御史昔乘驄:御史昔日乘驄马,比喻回忆过去的官员。
- 我曹:我们。
- 黎庶:普通百姓。
- 大庇:广泛的庇护。
- 天下同:天下大同,指天下和谐统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送别京运使赴召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期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天下大同的理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送别京运使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和对天下大同的理想。诗中“南浦维舟初拜公”描绘了初次拜访的情景,而“五谿随牒限趋风”则反映了友人因公事忙碌的现实。后文通过“问途欲假移官见”和“倾听讓亠换艹闻召节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和关心。最后两句“我曹意见非黎庶,大庇要令天下同”则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天下大同的理想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浦维舟初拜公:初次在南浦乘舟拜访您。
- 五谿随牒限趋风:在五谿之地随文书奔波,受风所限。
- 问途欲假移官见:询问路径,希望能借调官职相见。
- 倾听讓亠换艹闻召节东:认真听取您的建议,听说您被召向东。
- 不但朝阳徯鸣凤:不仅期待朝阳鸣凤。
- 正思御史昔乘驄:更思念昔日御史乘驄马的情景。
- 我曹意见非黎庶:我们的意见并非普通百姓。
- 大庇要令天下同:希望天下大同,得到广泛的庇护。
修辞手法:
- 比喻:“朝阳徯鸣凤”比喻期待贤才出现。
- 典故:“御史昔乘驄”引用典故,回忆过去的官员。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对天下大同的理想。诗人通过对友人的敬仰和期待,表达了对天下和谐统一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浦:南方水边,象征初次拜访。
- 五谿:多溪流交汇之地,象征忙碌的公事。
- 朝阳徯鸣凤:期待贤才出现。
- 御史昔乘驄:回忆过去的官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南浦维舟初拜公”中的“南浦”是指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动物名 D. 植物名
-
诗中“五谿随牒限趋风”中的“随牒”是什么意思? A. 随文书奔波 B. 随意行走 C. 随风飘荡 D. 随波逐流
-
诗中“我曹意见非黎庶”中的“黎庶”是指什么? A. 官员 B. 普通百姓 C. 贵族 D. 商人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 杜甫《送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期待。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别》和赵蕃的《送京运使赴召二首》都表达了送别之情,但王维的诗更注重情感的抒发,而赵蕃的诗则更注重对天下大同的理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