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实上人房(一作送晏上人,一作寄林禅师)》

时间: 2025-01-27 03:33:04

绝顶言无伴,长怀剃发师。

禅中灯落烬,讲次柏生枝。

沙井泉澄疾,秋钟韵尽迟。

里闾还受请,空有向南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绝顶言无伴,长怀剃发师。
禅中灯落烬,讲次柏生枝。
沙井泉澄疾,秋钟韵尽迟。
里闾还受请,空有向南期。

白话文翻译:

在绝顶之处,言语无人陪伴,心中常怀念剃发的师父。
禅院中的灯火已然熄灭,讲课的时间在柏树下生出新枝。
沙井的泉水清澈而急流,秋天的钟声却显得迟缓悠长。
乡里的人们依旧来请教我,心中却只是空有向南方的期盼。

注释:

字词注释:

  • 绝顶:指山顶,象征孤高和独立。
  • 剃发师:指剃发和尚,代表禅宗师父。
  • 灯落烬:灯熄灭后只剩下灰烬,象征修行的结束或孤独。
  • 讲次:讲课的时候。
  • 沙井:一种井,沙子较多,泉水清澈。
  • 秋钟:秋天的钟声,通常带有一种萧瑟之感。
  • 里闾:乡里,村落。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剃发师”与禅宗的关系较为密切,暗示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向往与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禅宗的思考为主。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周贺在山中隐居时,表达了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和对剃发师的怀念,也反映了他对孤独和内心世界的探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展现了作者对禅宗的深刻理解与追求。开篇的“绝顶言无伴”表现出孤独的境界,似乎在诉说诗人对友伴的渴望,接着提到“长怀剃发师”,则流露出对师父的敬仰与思念,显示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禅中灯落烬,讲次柏生枝”,通过灯火的熄灭,象征着修行的结束,而“柏生枝”则暗示着新的生命与希望的萌芽,体现了禅宗的辩证思维。后两句“沙井泉澄疾,秋钟韵尽迟”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尽管泉水急促,但钟声却显得迟缓,形成鲜明对比,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去时光的追忆。

最后一句“里闾还受请,空有向南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迷茫,虽然有乡里人来请教,内心却只剩下对南方的向往,这种矛盾心理使整首诗更具层次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绝顶言无伴:在山顶,只有孤独的言语,无人相伴,表现出孤高的境遇。
  • 长怀剃发师:不断怀念那位剃发的师父,表露出对师父的尊敬与情感。
  • 禅中灯落烬:禅室的灯火熄灭,象征着修行的结束与孤独。
  • 讲次柏生枝:在讲课的时候,柏树长出了新枝,寓意着新生与希望。
  • 沙井泉澄疾:沙井的泉水清澈而流速快速,象征着生命的流动。
  • 秋钟韵尽迟:秋天的钟声显得悠长而缓慢,带有一种萧瑟的情绪。
  • 里闾还受请:乡里的人依旧来请教,表现出人际关系的温暖。
  • 空有向南期:虽然有请教,但心中只有向南的期望,表达一种无奈与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绝顶言无伴,长怀剃发师”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灯落烬”比喻修行的结束,具象化内心的孤独。
  • 象征:如“秋钟”象征时光流逝,带有感伤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孤独与内心的追求,表现了对禅宗的向往以及对过往时光和师父的怀念,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绝顶:象征孤独与独立。
  • 剃发师:代表师父与修行。
  • 灯火:象征生命与智慧。
  • 柏树:象征坚韧与希望。
  • 泉水:象征生命的活力。
  • 秋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感伤。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体现了对生命、时间和师承关系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绝顶言无伴”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孤独
    • B. 幸福
    • C. 兴奋
    • D. 忧伤
  2. “禅中灯落烬”中的“灯”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生命与智慧
    • C. 时间
    • D. 道德
  3. 诗人对“剃发师”的情感是:

    • A. 无所谓
    • B. 依赖
    • C. 怀念与敬仰
    • D. 嫉妒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终南山》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周贺的《书实上人房》与王维的《终南山》均表现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探索,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周贺则更关注于内心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