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辞杭州姚合郎中》

时间: 2025-02-04 16:09:49

波涛千里隔,抱疾亦相寻。

会宿逢高士,辞归值积霖。

丛桑山店迥,孤烛海船深。

尚有重来约,知无省阁心。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留辞杭州姚合郎中

作者: 周贺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波涛千里隔,抱疾亦相寻。
会宿逢高士,辞归值积霖。
丛桑山店迥,孤烛海船深。
尚有重来约,知无省阁心。

白话文翻译:

千里之外波涛汹涌,我身患疾病却仍然来访。
今夜能与高士相会,明日归去正值大雨。
在丛桑的山店显得格外偏僻,孤独的烛光照亮了深邃的海船。
尚有重来之约,心中却无暇顾及省阁。

注释:

  • 波涛:指海浪,形容遥远的海洋。
  • 抱疾:身患疾病,抱病在身。
  • 高士:指有道德修养的士人。
  • 辞归:告别返回。
  • 积霖:指连绵的雨水。
  • 丛桑:桑树丛生的地方。
  • 山店:山中的客栈。
  • 孤烛:形容灯火微弱、孤单。
  • 海船:指在海上行驶的船只。
  • 重来约:再次相聚的约定。
  • 省阁:指心中的思念和关注。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高士”一词,可以引申出对士人品德的追求和对理想人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诗歌创作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隽永。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周贺在杭州与姚合郎中分别之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于相聚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情感细腻,通过对空间和时间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渴望重聚的情感。首联以“波涛千里隔”开篇,生动地描绘了地理的遥远,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心中的惆怅。接下来的“抱疾亦相寻”则显示了诗人不顾身体的虚弱,依然对友人的思念之深。中间两联描绘了夜晚的场景,丛桑山店,孤烛海船,构成了一幅宁静却又孤寂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最后一句“尚有重来约”充满期待,尽管现实让人无奈,但对重聚的希望依然存在,体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写了远离的地理环境和身心的疲惫。
    • 第二联:表现对高士的敬仰与珍惜相聚的时光。
    • 第三联:通过环境描写,增加了诗的氛围,表现孤独感。
    • 第四联: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与现实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形象化为“波涛千里隔”。
    • 对仗:如“孤烛海船深”中“孤烛”和“海船”形成对立,增强了孤独感。
  • 主题思想: 此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珍惜,尽管面临距离和疾病的困扰,诗人仍然对未来的重聚充满期待。

意象分析:

  • 波涛: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情感的波动。
  • 高士:代表理想化的友谊与志同道合的追求。
  • 孤烛:体现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 重来约:象征着希望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波涛千里隔”意指什么? A. 友谊的距离
    B. 自然的景象
    C. 身体的病痛
    D. 船只的航行

  2. “孤烛海船深”中的“孤烛”象征什么? A. 光明
    B. 孤独
    C. 温暖
    D. 旅行

  3. 本诗表达了对重聚的期待吗? A. 是
    B. 否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惜别之情。
  • 《江南逢李龟年》 by 白居易:描绘了江南的景象和人情。

诗词对比:

  • 王勃的《登鹳雀楼》与周贺的《留辞杭州姚合郎中》都反映了对友谊的珍惜,但前者更强调壮阔的景象与人生哲理,而后者则着重于细腻的情感与孤独感的描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