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崔弇话别》

时间: 2025-01-27 03:56:07

归思缘平泽,幽斋夜话迟。

人寻冯翊去,草向建康衰。

雨雪生中路,干戈阻后期。

几年方见面,应是镊苍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与崔弇话别
作者: 周贺 〔唐代〕

归思缘平泽,幽斋夜话迟。
人寻冯翊去,草向建康衰。
雨雪生中路,干戈阻后期。
几年方见面,应是镊苍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崔弇的依依惜别之情。归家的思绪因平泽而生,夜晚的幽静书斋中,话语显得格外迟缓。人们都去寻找冯翊,草木在建康渐渐衰败。雨雪交加的路途上,战争阻碍了我们再相见的期盼。几年后才能见面,到了那时,恐怕我已满头白发。

注释:

  • 平泽:指平坦的湖泽,表达归思之情。
  • 幽斋:指安静的书房,意指诗人沉浸于书房中,思念情浓。
  • 冯翊:指古代的一个地名,用以代指远方的人。
  • 建康:古地名,今南京,表示草木衰败的地方。
  • 镊苍髭:形容白发苍苍、须发稀疏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贺,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常以抒情见长,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人际情感,作品多以朋友之间的情谊和人生感悟为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与友人崔弇分别之际所作,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渴望与无奈。唐代社会动荡,战乱频仍,诗人心中难免感慨,也流露出对和平岁月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与崔弇话别》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伤感。诗的开头,诗人通过“归思缘平泽”勾勒出心中对故乡的思念,接着描写了在“幽斋”中与崔弇的夜话,情感愈加浓烈。接下来的“人寻冯翊去”则引入外部环境,表明当时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冲突。尤其是“雨雪生中路,干戈阻后期”,更是将离别的无奈与阻碍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苦痛与无情。最后一句“几年方见面,应是镊苍髭”更是将时光的流逝与友谊的珍贵结合,表现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的情怀与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归思缘平泽:思乡之情源自于宁静的平泽,暗示着对故乡的眷恋。
  2. 幽斋夜话迟:在夜晚的书房中,和朋友交谈显得格外缓慢,显示了思念的深重。
  3. 人寻冯翊去:人们为了追寻理想和目标而离开,隐含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4. 草向建康衰:草木的衰败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变化。
  5. 雨雪生中路:雨雪的天气让归途更加艰难,暗示着生活中的困阻。
  6. 干戈阻后期:战乱阻碍了与友人的重聚,表现出诗人对和平的向往。
  7. 几年方见面,应是镊苍髭:时间的流逝让重聚变得愈发遥远,形象地描绘了白发苍苍的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草向建康衰,借草木的衰败来比喻自身的感受。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对称和和谐美,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聚的憧憬,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带来的无奈,传达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平泽:象征宁静和归属感。
  • 幽斋:代表内心的安宁与深思。
  • 冯翊:象征追求理想与远方的意愿。
  • :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流逝。
  • 雨雪:象征生活中的艰难与困扰。
  • 干戈:象征战争与动荡。
  • 苍髭: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衰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冯翊”指代什么? A. 一处风景
    B. 一个人物
    C. 一座城市
    D. 一种植物

  2. 诗人对未来重聚的期待用哪一句表达? A. 人寻冯翊去
    B. 草向建康衰
    C. 几年方见面,应是镊苍髭
    D. 雨雪生中路

  3.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忧伤
    C. 愤怒
    D. 疲惫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赠汪伦》

诗词对比:

《与崔弇话别》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描绘了离别之情,但王维的诗更多地体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离别的悲伤,而周贺的诗则更注重于友情的深切与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不同的情感色彩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