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六日至柯桥迎子布东还》
时间: 2025-01-27 03:32: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似伤禽带箭飞,更怜汝作雁行稀。
异时恐抱终身恨,此日宁知徒步归。
万里外应劳远梦,三年前已挂朝衣。
断编蠹简相从老,绝念功名亦丈非。
白话文翻译:
我就像受了伤的鸟儿带着箭在空中飞翔,更加怜惜你因为行雁稀少而孤单。
我害怕将来会抱怨终身的遗憾,而今天却只能一人徒步回归。
在万里之外,想必你会在梦中劳苦,而我三年前就已经挂掉了朝服。
如今我和那些破旧的书简相伴而老,早已对功名利禄不再有任何念想。
注释:
- 伤禽:受伤的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孤独。
- 雁行稀:雁群稀少,暗示孤独与失落。
- 终身恨:指一生中无法弥补的遗憾。
- 徒步归:形容归途的艰辛。
- 朝衣:朝服,古代官员的正式服装,象征着地位与权力。
- 断编蠹简:破旧的书籍和虫蛀的简册,暗示年岁渐老,追忆往昔的无奈。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万里外应劳远梦”和“挂朝衣”可以看作是对过去功名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古代士人往往寄希望于科举,而陆游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功名的失落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生于浙江绍兴,晚年的作品多反映出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的不满和对功名的淡薄。在政治动荡和国力衰弱的背景下,诗人感到无力改变现状,因而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孤独的情感。
诗歌鉴赏:
陆游的《三月十六日至柯桥迎子布东还》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深思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忧虑和孤独感。开头两句,诗人用“伤禽带箭飞”形象地比喻自己的境遇,既表现了内心的苦痛,也暗示了对他人的关切。这种情感的共鸣在后面的“更怜汝作雁行稀”中愈发明显,显示出诗人对他人的同情。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恐惧和对过去的懊悔:“异时恐抱终身恨,此日宁知徒步归。”他担心未来会因对当下的选择而感到遗憾,而如今的归途却显得无比艰辛。此时此刻的孤独感愈发浓烈,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情感。
最后两句则更具哲理性,诗人通过“断编蠹简相从老,绝念功名亦丈非”,揭示了对功名的彻底放弃与年轮渐增的无奈。书籍的破旧象征着过往的辉煌与现实的无力,而对功名的绝念则显示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洒脱。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文学家和爱国者的心路历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似伤禽带箭飞:我像是带着箭伤的鸟在空中飞翔,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不安。
- 更怜汝作雁行稀:更为怜惜你在这孤独的时刻,暗示对朋友的关心。
- 异时恐抱终身恨:将来可能会因为现在的选择而感到后悔。
- 此日宁知徒步归:今天的归途是如此艰难,充满无奈。
- 万里外应劳远梦:在远方的你,想必会在梦中辛苦劳累。
- 三年前已挂朝衣:三年前我已放弃了追求功名。
- 断编蠹简相从老:如今只有破旧的书册陪伴我逐渐变老。
- 绝念功名亦丈非:我对功名利禄早已没有任何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伤禽”比喻自己的遭遇。
- 对仗:整首诗用词对称,结构工整。
- 象征:书简和朝衣象征着过往的追求与现状的失落。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功名的反思与对孤独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理想破灭的失落,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朋友的关心与对生活的淡定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伤禽:象征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 雁行:代表孤独与失落感。
- 朝衣:象征过去的荣华富贵。
- 蠹简:暗示衰老与对往昔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伤禽”所象征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快乐
- B. 痛苦
- C. 忧愁
- D. 期待
-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 A. 渴望
- B. 放弃
- C. 追求
- D. 忽视
-
“万里外应劳远梦”中的“远梦”指的是什么?
- A. 对未来的憧憬
- B. 对过往的追忆
- C. 对他人的关心
- D. 对现实的反思
答案:
- B. 痛苦
- B. 放弃
- A. 对未来的憧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作品都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但陆游的作品更多展现出对个人情感和孤独的细腻描绘,而杜甫则常常侧重于国家的兴衰与百姓的苦难。两者的风格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