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过万里桥》

时间: 2025-02-04 15:40:53

晓出锦江边,长桥柳带烟。

豪华行乐地,芳润养花天。

拥路看欹帽,窥门笑坠鞭。

京华归未得,聊此送流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晓出锦江边,长桥柳带烟。
豪华行乐地,芳润养花天。
拥路看欹帽,窥门笑坠鞭。
京华归未得,聊此送流年。

白话文翻译:

清晨我从锦江边走出,长桥上的柳树带着轻烟。
这里是豪华的游乐之地,花儿在这温润的天里恣意生长。
我在路旁看着斜戴的帽子,透过门缝偷看,笑着看见掉落的鞭子。
回到京城的机会还未到来,聊以此景送走流逝的年华。

注释:

  • 锦江:指的是成都市的一条河流,风景优美。
  • 长桥:指的是一座长长的桥,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桥梁。
  • 带烟:形容柳树在晨雾中显得如烟般柔和。
  • 豪华行乐地:形容繁华的娱乐场所。
  • 芳润:指花朵在温润的环境中生长得很好。
  • 拥路:指拥挤的道路。
  • 欹帽:斜着戴的帽子,形象生动。
  • 窥门:从门缝里看。
  • 京华:指京城,古代常用来指代北京。
  • 流年:流逝的时间。

典故解析:

  • 锦江:作为地名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象征着美丽的自然景色。
  • 京华:古代文人常以此形容京城的繁华与生活的羁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爱国主义者,历经风雨,作品多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遭遇,风格多样,有豪放之作也有婉约之词。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诗中透出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无奈。他虽然身处繁华之地,但内心对京华的归属感却未能实现,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诗歌鉴赏:

《晓过万里桥》是一首描绘清晨景色和个人情感的诗作。开篇描写了清晨的锦江边,长桥上的柳树在轻烟中显得格外柔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接着,诗人转向人们的欢娱,描绘了一个繁华的娱乐场所,展现出社会的生机与活力。这一转变不仅增添了诗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诗人对热闹生活的向往。

然而,在这样的表面繁华之下,陆游却流露出了淡淡的忧伤和无奈。他提到自己尚未能回到京华,似乎对未实现的理想与归属感感到惆怅。整首诗在欢愉与哀愁之间游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复杂感受,既有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未来无望的叹息。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晓出锦江边:清晨从锦江边走出,描绘出清新的晨景。
    2. 长桥柳带烟:长桥上的柳树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营造出朦胧的美感。
    3. 豪华行乐地:描绘繁华的娱乐场所,展现出社会的热闹。
    4. 芳润养花天:温润的天气使花朵生长得更加鲜艳。
    5. 拥路看欹帽:在路旁观看斜戴帽子的人,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6. 窥门笑坠鞭:透过门缝看外面的人,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7. 京华归未得:心中渴望归京,但未能如愿。
    8. 聊此送流年:以此景送走流逝的时间,显示出对时间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带烟”形容柳树的柔美。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增强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美好与哀愁交织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对未归的惆怅,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锦江:象征美丽的自然,代表着诗人的故乡情怀。
  • 长桥:联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桥梁象征着连接与往来。
  • 柳树:柔美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生机与流转。
  • 豪华行乐地:反映繁华的生活与社会的活力。
  • 流年:象征时间的流逝,表现对时间的无奈和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锦江”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长江
    • B. 成都市的一条河流
    • C. 北京的河流
  2. 诗中提到的“京华”主要指什么?

    • A. 古代的京城
    • B. 诗人心中的理想
    • C. 繁华的娱乐场所
  3. 诗人通过什么描绘了生活的细节?

    • A. 欹帽
    • B. 柳树
    • C. 花朵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陆游的《晓过万里桥》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对时间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感慨,但陆游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忧虑和社会的动荡。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