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篇,上裴尹》
时间: 2025-01-25 23:45: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藩篱小鸟何甚微,翩翩日夕空此飞。
只缘六翮不自致,长似孤云无所依。
西城黯黯斜晖落,众鸟纷纷皆有托。
独立虽轻燕雀群,孤飞还惧鹰鹯搏。
自怜天上青云路,吊影徘徊独愁暮。
衔花纵有报恩时,择木谁容托身处。
岁月蹉跎飞不进,羽毛憔悴何人问。
绕树空随乌鹊惊,巢林只有鹪鹩分。
主人庭中荫乔木,爱此清阴欲栖宿。
少年挟弹遥相猜,遂使惊飞往复回。
不辞奋翼向君去,唯怕金丸随后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小鸟在围栏中飞翔的孤独与渺小。它在日落时分翩翩起舞,但却因为没有归宿而感到无依无靠。小鸟虽然轻盈,却在群鸟中显得孤独,面对掠食者也感到恐惧。诗人自怜仰望天上的青云,却只能徘徊于地面,独自感伤。即使有衔花报恩的时刻,但选择栖息的树木却无处可寻。岁月流逝,展翅高飞的梦想却无法实现,羽毛的憔悴无人问津。四周只有乌鹊惊飞,巢林中只有鹪鹩的身影。主人在庭中栽种的乔木,环境清幽,令人向往栖息。少年们好奇地猜测,造成了小鸟的惊飞。小鸟奋力向主人飞去,唯恐金丸的追逐使它不敢停留。
注释
- 藩篱:指围墙,象征着小鸟的受限。
- 翩翩:形容飞翔的轻盈姿态。
- 六翮:鸟的翅膀,这里指小鸟的翅膀不足以让它自由飞翔。
- 孤云:比喻小鸟的孤独无依。
- 鹰鹯:指捕食的小鸟,象征潜在的威胁。
- 青云路:象征着理想与自由的道路。
- 岁月蹉跎:形容时间的流逝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长卿(约709年-约785年),唐代诗人,字梦得,号静斋,生于今湖南省。刘长卿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小鸟的形象,抒发了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孤独和无奈的感慨。
诗歌鉴赏
《小鸟篇》通过描绘一只小鸟的孤独与渺小,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由与归属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层层递进,引人深思。开头部分,作者通过“藩篱小鸟”引入,设定了小鸟的困境,紧接着描绘小鸟在日落时的轻盈飞舞,形成一种对比:一方面是自由的飞翔,另一方面却是无依无靠的孤独。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对比众鸟皆有托的情景,映衬出小鸟的孤独,进一步强化了主题。
诗中对小鸟的自怜与理想的追求,是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特别是“岁月蹉跎飞不进”,更是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奈与时间的流逝。最后,诗人用小鸟的惊飞和少年们的猜测,象征着对未来的未知与不安,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整首诗抒发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感伤,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与情感,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藩篱小鸟何甚微:小鸟被围墙所困,显得无比渺小。
- 翩翩日夕空此飞:小鸟在日落时分轻盈地飞翔。
- 只缘六翮不自致:因为它的翅膀不足以飞得更远。
- 长似孤云无所依:就像孤云一样,没有依靠。
- 西城黯黯斜晖落:西城的暮色中,夕阳斜照。
- 众鸟纷纷皆有托:众多鸟儿都有栖息的地方。
- 独立虽轻燕雀群:虽然小鸟轻巧,但在燕雀中仍显孤立。
- 孤飞还惧鹰鹯搏:独自飞翔时,仍害怕被鹰鹯捕捉。
- 自怜天上青云路:自怜只能仰望高远的天空之路。
- 吊影徘徊独愁暮:徘徊于黄昏,独自感到忧愁。
- 衔花纵有报恩时:即使有衔花报恩的时刻。
- 择木谁容托身处:但选择的树木却无法栖息。
- 岁月蹉跎飞不进:时间流逝,飞翔的梦想无法实现。
- 羽毛憔悴何人问:羽毛的憔悴却无人问津。
- 绕树空随乌鹊惊:周围只有乌鹊惊飞。
- 巢林只有鹪鹩分:树林中只有鹪鹩的身影。
- 主人庭中荫乔木:主人在庭中种植的乔木荫凉。
- 爱此清阴欲栖宿:让人向往栖息在这清幽的环境。
- 少年挟弹遥相猜:少年们好奇地猜测。
- 遂使惊飞往复回:导致小鸟惊飞,往复徘徊。
- 不辞奋翼向君去:小鸟勇敢地向主人飞去。
- 唯怕金丸随后来:唯恐金丸的追逐使其不敢停留。
修辞手法:
- 比喻:小鸟比作孤云,表达孤独。
- 对仗:如“岁月蹉跎,羽毛憔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小鸟的情感赋予其人性化特征。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小鸟的孤独与渴望自由展开,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对归属感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鸟:象征孤独与渴望自由。
- 围栏:象征束缚与限制。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青云路:象征理想与自由的追求。
- 羽毛: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小鸟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孤独
- C. 生命的脆弱
- D. 以上皆是
-
诗中提到的“金丸”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鸟类
- B. 一种武器
- C. 追逐的危险
- D. 以上皆是
答案:
- D. 以上皆是
- C. 追逐的危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 比较刘长卿的《小鸟篇》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涉及对自由与归属的思考,但表达方式不同,前者侧重于孤独的感受,后者则体现了向往壮丽景色的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刘长卿研究》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