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酬灵彻公相招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石涧泉声久不闻,
独临长路雪纷纷。
如今渐欲生黄发,
愿脱头冠与白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行走在长路之上,听不到石涧的泉水声,周围是纷纷扬扬的雪花。随着时光的流逝,我的头发渐渐变白,内心渴望能脱去头上的官帽,与那白云自由自在地相伴。
注释:
- 石涧:指的是山间的溪涧,泉水的流动声。
- 长路:指漫长的道路,象征人生的旅程。
- 黄发:指老年,白发的隐喻。
- 头冠:古代官员的头饰,象征着权位与责任。
- 白云:象征自由与洒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长卿(约708年-785年),字君复,唐代诗人,曾任官职,后因政治原因辞官归隐。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反映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一个冬日中,诗人感受到生活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现了诗人身处纷扰官场的无奈与对简单生活的渴望。开头的“石涧泉声久不闻”便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的“独临长路雪纷纷”则通过雪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独行长路的寂寞感,雪的纷纷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最后两句中,诗人表露了自己对年华渐逝的感慨,“如今渐欲生黄发”直白地表达了对衰老的无奈,而“愿脱头冠与白云”则展现了他渴望摆脱世俗束缚,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涧泉声久不闻:在孤寂的环境中,诗人长时间没有听到溪水的声音,暗示着内心的空虚和对生活的失落。
- 独临长路雪纷纷:诗人独自一人走在漫长的路上,纷飞的雪花映衬出他的孤独。
- 如今渐欲生黄发: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感到自己逐渐老去,生出白发,寓意着对生命进程的无奈。
- 愿脱头冠与白云:诗人希望能够摆脱官场的束缚,追求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头冠比作束缚,白云比作自由,形成鲜明对比。
- 对仗:诗中“黄发”与“白云”形成对照,突显内心的矛盾。
- 意象:雪、泉水、白云等自然意象表现了诗人的情感状态。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与衰老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石涧:象征着生命的源泉,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雪:象征孤独、寂静以及时间的流逝。
- 黄发:象征衰老与无奈。
- 白云:象征自由与洒脱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官场的向往
B. 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C. 对自然的厌倦 -
“如今渐欲生黄发”中的“黄发”指的是什么?
A. 少年
B. 中年
C. 老年 -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答案:
- B
- C
- B,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 刘长卿的《酬灵彻公相招》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但刘长卿更偏向于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读》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