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

时间: 2025-02-04 16:15:09

秋色关河外,秋声天地间,壮士感此时,朝镜凋朱颜。

一身寄空谷,万里梦天山,噫呜怒眦裂,愤激悲涕潸。

古来真龙驹,未必置天闲;长松倒涧壑,委弃同蓁菅。

得志未可测,谈笑济时艰,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秋
作者:陆游 〔宋代〕

秋色关河外,秋声天地间,
壮士感此时,朝镜凋朱颜。
一身寄空谷,万里梦天山,
噫呜怒眦裂,愤激悲涕潸。
古来真龙驹,未必置天闲;
长松倒涧壑,委弃同蓁菅。
得志未可测,谈笑济时艰;
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色彩在关外荡漾,秋天的声音在天地间回响,
壮士感受到这个时节,朝镜前自己的容颜已渐凋零。
我一身寄托在空谷之中,万里之外的梦却在天山。
叹息间怒目欲裂,满腔愤激泪水潸潸。
古往今来的真龙骏马,未必能在闲暇时光中置身于长松之下,
倒悬于涧壑之间,委屈自己与同类的草木。
得志的前途难以测量,谈笑间却能渡过艰难时刻;
我心中凛然如出师表,字字句句都不容删改。

注释

  • 关河:指关隘与河流,这里描绘了秋天的景色。
  • 壮士:指有志之士,表现出一种豪情壮志。
  • 朝镜:清晨照镜子,暗示时间的流逝。
  • 噫呜:叹息声,表达内心的愤激与悲伤。
  • 龙驹:比喻优秀的人才,表示古代英雄。
  • 松倒涧壑:意指松树倒映在沟壑中,象征大自然的壮阔。
  • 凛然出师表:意指出征的决心和气势,强调坚定的立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沉郁,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感秋》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难之际,诗人心系国事,感慨万千。此时,他已年迈,面临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的双重压力,表现出对时局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陆游的《感秋》以秋色为引子,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诗的开头,"秋色关河外,秋声天地间",便将读者带入一种苍凉的秋意中,营造出一种浓厚的秋天氛围。接下来的“壮士感此时,朝镜凋朱颜”,则通过对自我形象的反思,突显了时间的无情与个人衰老的无奈。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一方面表现了壮士的豪情,另一方面又流露出深深的忧伤。尤其是“叹息间怒目欲裂,满腔愤激泪水潸”,激烈的情感冲突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陆游通过对“真龙驹”的追忆,反映了对英雄主义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表明即使是天才,也难以逃避世事的变迁。

整首诗在结构上也很有层次感,从对秋色的感受到个人的情感,再到对历史的反思,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链条。最后一句“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更是将这种坚定的意志与追求完美的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示了诗人面对困境时不屈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色关河外,秋声天地间
    描绘了广阔的秋景,传达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感觉。

  2. 壮士感此时,朝镜凋朱颜
    壮士在此时感慨,年华已逝,容颜渐老。

  3. 一身寄空谷,万里梦天山
    表达了诗人心灵寄托与远大理想的矛盾。

  4. 噫呜怒眦裂,愤激悲涕潸
    通过强烈的情感表达内心的愤怒与悲伤。

  5. 古来真龙驹,未必置天闲
    反思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强调历史的无常。

  6. 长松倒涧壑,委弃同蓁菅
    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生态度,表达人生的无奈。

  7. 得志未可测,谈笑济时艰
    反映对未来的迷茫,但仍然保持乐观。

  8. 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强调坚定的决心与理想,显示出不屈的精神。

修辞手法

  • 对比:对秋天的美丽与内心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用秋色象征时间的流逝,用“龙驹”象征英雄。
  • 夸张:通过情感的激烈表达,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感秋”展开,表现了陆游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传达出一种英雄气概与无奈的结合,强调了在困境中保持坚定信念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色: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壮士:代表着理想与追求。
  • 龙驹:象征人才与英雄,反映历史的沧桑。
  • 空谷:表现孤独与寄托,反映内心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感秋》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壮士”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A. 年轻人
    B. 有志之士
    C. 农民
    D. 商人

  3. “得志未可测,谈笑济时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绝望
    B. 乐观
    C. 无所谓
    D. 忧虑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秋思》 by 马致远

诗词对比
陆游的《感秋》与杜甫的《秋夕》均表现出对秋天的感慨,但陆游更注重个人的内心斗争,而杜甫则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历史的反思,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