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有忆》
时间: 2025-04-28 17:42: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有忆
作者: 浦武 〔近代〕
往事休重说。恨无端雁声嘹喨,牵衣又别。梦断吴宫歌舞夜,瘦影残灯明灭。乍惊省蟾圆已缺。细检旧笺空惆怅,剔孤檠心痛如刀切。红袖洒,相思血。自怜落拓谋生拙。悔当初肠柔似水,情深似结。烦恼终难解脱尽,顷刻死灰又热。纵抛却眼前花月。挨住愁肠寻快乐,奈更残和漏声声咽。翻自笑,情痴绝。
白话文翻译
往事就不再提了。无端的恨意如同雁声嘹亮,让我想起那次离别。梦中断了,吴宫的歌舞之夜已成往事,瘦弱的身影在昏暗的灯下忽明忽灭。突然意识到那轮明月已圆缺无常。细细翻检旧信笺,空自惆怅,孤独的烛光让我心痛如刀割。红袖轻洒,仿佛是相思的鲜血。可怜我自己在世间漂泊,谋生的手段笨拙。后悔当初的柔情似水,情意深厚如同结缔。烦恼终究难以解脱,转瞬之间死灰又复燃。即使抛却眼前的花月,依然要忍受愁肠寻求快乐,奈何那凋零的声音声声叹息。笑着自嘲,情痴已绝。
注释
- 往事:过去的事情。
- 无端:没有原因。
- 雁声:指大雁飞过时发出的声音,常用来表达思念。
- 吴宫:指的是古代吴国的宫殿,象征繁华的歌舞场景。
- 瘦影:形容人的身影消瘦。
- 明灭:形容光亮时明时灭。
- 乍惊:突然意识到。
- 省蟾:指月亮,蟾蜍为月亮的象征。
- 剔孤檠:点燃孤独的烛灯。
- 情痴绝:形容对爱情的迷恋已无可挽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浦武,近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情感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慨,风格多为抒情。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往事的追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逝去爱情的惆怅。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情感交织,使得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金缕曲·有忆》通过细腻的情感描摹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全诗以“往事休重说”开篇,便表明了对往事的矛盾心理,既想追忆又不愿再提,因往事如刀割般痛苦。诗中频繁出现的自然意象,如“雁声”、“蟾月”,不仅增添了诗的韵味,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梦断吴宫歌舞夜”一句,展现了昔日繁华与今朝寂寥的强烈对比,诗人既怀念那份热闹,又感叹现实的冷清。通过“细检旧笺空惆怅”,诗人展现了对旧情的执念与无奈,尽管已是往事,却依旧无法释怀。
此外,诗中“红袖洒,相思血”形象地表达了相思之苦,情感如血般鲜明而痛楚。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后以“翻自笑,情痴绝”收尾,既是对自身情感的嘲讽,也是对无望爱情的绝望。整首诗构建了一个充满感伤与思索的情感世界,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往事休重说:告诫自己不再追忆往事,显示出一种无奈的决心。
- 恨无端雁声嘹喨,牵衣又别:无端的恨意随着大雁的叫声而生,牵动了离别的情感。
- 梦断吴宫歌舞夜,瘦影残灯明灭:梦中的欢乐与现实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失落。
- 乍惊省蟾圆已缺:突然意识到月亮的圆缺,暗喻人生的无常。
- 细检旧笺空惆怅:翻看旧信件,心中满是惆怅与孤独。
- 剔孤檠心痛如刀切:点亮孤独的烛光,心中的痛苦犹如刀割。
- 红袖洒,相思血:红袖轻洒,象征着相思的痛苦如同鲜血。
- 自怜落拓谋生拙:自怜漂泊不定,谋生的方式笨拙。
- 悔当初肠柔似水,情深似结:后悔当初的柔情,现今却深陷情感的纠结。
- 烦恼终难解脱尽:烦恼总是难以解脱。
- 顷刻死灰又热:瞬间的情感复燃,暗示内心的挣扎。
- 纵抛却眼前花月:即使放弃眼前的美景。
- 挨住愁肠寻快乐:忍受愁苦,努力寻找快乐。
- 奈更残和漏声声咽:然而凋零的声音依然一声声地哽咽。
- 翻自笑,情痴绝:最终只能自嘲,情痴也已绝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相思比作血,形象而痛楚。
- 对仗:如“红袖洒,相思血”,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情感的无奈、思念的痛苦等主题展开,反映了个人在面对情感与生活中的困境时的挣扎与无助,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雁声:象征离别与思念,常用以表达情感的孤独。
- 吴宫:代表繁华与美好的过去,反衬现实的苍凉。
- 明月:象征人生的圆缺无常,提醒人们珍惜眼前。
- 红袖:传达相思的深重与情感的热烈。
- 孤檠:象征孤独与内心的痛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乍惊省蟾圆已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月亮的喜爱
B. 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C. 对歌舞的怀念
D. 对离别的痛苦 -
诗句“自怜落拓谋生拙”中的“落拓”指的是什么? A. 漂泊不定
B. 生活富足
C. 情感丰富
D. 事业成功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特别是林黛玉的诗作,常体现对爱情与生活的感悟。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情感的纠葛。
诗词对比:
- 比较《金缕曲·有忆》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思念,但浦武的诗更加突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而李清照则更为细腻地描绘了内心的孤独与惆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女性和男性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视角。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李清照诗词研究》
- 《近代诗人浦武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