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沂州卢侍郎致仕有感》

时间: 2025-01-27 04:13:11

少年相与探花开,老病惟愁节物催。

蹉跎归计荒三径,牢落生涯泥一杯。

颍上先生招不起,沂州太守亦归来。

自愧国恩终莫报,尚贪荣禄此徘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沂州卢侍郎致仕有感
——欧阳修

少年相与探花开,
老病惟愁节物催。
蹉跎归计荒三径,
牢落生涯泥一杯。
颍上先生招不起,
沂州太守亦归来。
自愧国恩终莫报,
尚贪荣禄此徘徊。

白话文翻译

年轻时和朋友一起游玩赏花,现在年老多病只感到时光催促。因而感到无所作为,回到故乡的计划却荒废了。生涯如泥,徒然一杯酒。颍上先生已无法再呼唤我,沂州太守也已归去。自愧未能报效国恩,还贪恋荣华富贵而彷徨不前。

注释

  • 探花:指春天花开,寓意年轻时的美好时光。
  • 节物:指季节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
  • 蹉跎:指时间的流逝,未能实现的计划。
  • 三径:指隐居的三条小路,象征归隐生活。
  • 牢落:指处于困境中,生活无所依托。
  • 颍上先生:指颍川的老师,表明对往日师友的怀念。
  • 国恩:指国家的恩惠,表达对国家的感激与愧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他在文学上成就卓越,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长散文、诗词,风格朴实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闻沂州卢侍郎致仕有感》写于欧阳修晚年,在他面对老去和政治生涯的结束时,感受到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国家的愧疚。此时他已屡遭政治挫折,内心感慨万千,借诗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荣华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透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从少年到老年的生命感悟。开头两句通过“少年相与探花开”与“老病惟愁节物催”的对比,体现了人生的迅速变迁,年轻时的欢愉与老年时的忧愁形成鲜明对照。在时间的流逝中,诗人感受到“蹉跎归计荒三径”的无奈,表明自己未能实现理想的失落感。接下来的“牢落生涯泥一杯”则进一步描绘了自己身陷困境的生活状态,感叹人生的艰辛与无奈。最后两句“自愧国恩终莫报,尚贪荣禄此徘徊”流露出深刻的自责与反思,表达了对国家的感激却又未能报效的愧疚,内心对荣华富贵的贪恋与理想的无奈徘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勾勒出诗人对人生、时光与理想的深沉感悟,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反思,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伤与哲理的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年相与探花开:年轻时与朋友一起赏花,享受生活的美好。
  2. 老病惟愁节物催:年老多病,感到时光匆匆,让人忧愁。
  3. 蹉跎归计荒三径:因时间流逝,未能实现归乡的计划。
  4. 牢落生涯泥一杯:生活如泥沼般沉重,犹如一杯酒般无趣。
  5. 颍上先生招不起:曾经的老师已经无法再召唤我。
  6. 沂州太守亦归来:沂州的太守也已离去,感到孤寂。
  7. 自愧国恩终莫报:自愧未能回报国家的恩惠。
  8. 尚贪荣禄此徘徊:仍然贪恋荣华富贵,陷于犹豫不决的状态。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年轻与年老的对比,展现人生的变化。
  • 比喻:将人生比作“泥一杯”,形象地表现出困境。
  • 排比:句式的整齐排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感悟与反思,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友人的怀念、对国家恩惠的感激与愧疚,以及对荣华富贵的迷恋。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深刻的生命画卷。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年轻时的美好与欢乐。
  • :象征生活的艰辛与困境。
  • :象征闲适与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
  • 三径:象征隐居与逃避现实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少年相与探花开”所表达的情感是: A. 忧愁
    B. 欢愉
    C. 失落
    D. 愤怒

  2. “自愧国恩终莫报”中“国恩”指的是什么? A. 朋友的恩情
    B. 国家对个人的恩惠
    C. 老师的教诲
    D. 家人的支持

  3. 诗人在诗中表现了对荣华的态度是: A. 轻视
    B. 珍惜
    C. 贪恋
    D. 忽视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更加集中于思乡之情。
  • 《春望》:则注重于国家的兴亡与个人的责任感,情感更为激烈。

通过这些作品的对比,可以感受到不同诗人在面对人生、国家与理想时的不同情感表达与主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