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禧谢雨》

时间: 2025-01-27 04:34:53

十里长街五鼓催,泥深雨急马行迟。

卧听竹屋萧萧响,却忆滁州睡足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集禧谢雨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十里长街五鼓催,
泥深雨急马行迟。
卧听竹屋萧萧响,
却忆滁州睡足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一场急雨中,街道泥泞,马行迟缓的情景。作者躺在竹屋中听着雨声,不禁回忆起在滁州时那种安稳而舒适的睡眠时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十里长街:指长长的街道,形容街道的长度。
  • 五鼓:古代计时方式,五鼓时分是清晨时分,表示天还未亮。
  • 泥深雨急:形容雨下得急,地面泥泞。
  • 卧听竹屋:在竹屋中卧躺,静听雨声。
  • 萧萧响:形容雨声细微而连绵。

典故解析:

  • 滁州:滁州是古代的一个地方,欧阳修在此地任职并创作了许多作品,留下了深厚的记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广泛涉猎诗、文、词等,尤其以散文和诗词闻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经历了一场急雨后,可能是在他出行途中,反映了他在外出时的不便与对宁静生活的怀念。

诗歌鉴赏:

《集禧谢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天的情景,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诗的开头“十里长街五鼓催”,描写了清晨时分,街道长且空旷,在急促的时间流逝中,作者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催促。而“泥深雨急马行迟”则通过生动的描写,呈现出雨势的猛烈和出行的不便,这种情境让人感受到一种压迫感和无奈。

接下来的“卧听竹屋萧萧响”,则转向了内心的宁静与思索,作者躺在竹屋中,静静听着雨声,仿佛这一刻是与外界的喧嚣隔绝的。最后一句“却忆滁州睡足时”将情感推向高潮,回忆起滁州的惬意与安宁,那段睡得踏实的日子,带来了深深的怀念与向往。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蕴含了作者对往日生活的思索,表现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通过浓厚的情感与生动的场景,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里长街五鼓催:长街上清晨的鼓声催促着人们的出行,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2. 泥深雨急马行迟:雨下得急促,地面泥泞,马匹行走缓慢,表达了出行的艰难。
  3. 卧听竹屋萧萧响:作者躺在竹屋中,听着雨声,感受到一种宁静。
  4. 却忆滁州睡足时:回忆起在滁州时的安逸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雨急”“睡足”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生活的两种不同状态。
  • 拟人:雨声“萧萧响”,赋予雨声以生命,增强了氛围的渲染。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写雨天的艰难与对滁州安宁生活的怀念,反映了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街:象征着外部世界的喧嚣与忙碌。
  • 竹屋: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 雨声:象征着自然的洗礼与内心的沉思。
  • 滁州:代表着过去的美好记忆与生活的简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十里长街”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街道的长度
    • B. 雨的急促
    • C. 马的速度
  2. 在诗中,作者对滁州的回忆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美好生活的怀念
    • B. 对现实的不满
    • C. 对朋友的思念
  3. 诗歌中“卧听竹屋萧萧响”反映了作者的什么状态?

    • A. 忧伤
    • B. 安静
    • C. 激动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欧阳修的《集禧谢雨》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在艰难时刻对往昔的怀念,前者通过雨天的描写传达内心的宁静与反思,而后者则通过国破家亡的悲痛展现出更为深沉的情感,两者在情感基调与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欧阳修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